排除電氣設備故障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因人而異。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排除故障時,所采用的步驟大致可分為:癥狀分析一設備檢查一確定故障點一故障排除一排除后性能觀察。
(一)癥狀分析
癥狀分析是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有關故障原始狀態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判斷的過程。在故障跡象受到干擾以前,對所有信息都應進行仔細分析。這些原始信息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1.向操作者詳細詢問設備故障現象。通過詢問以獲得設備使用及變化過程、損壞或失靈前后情況的信息,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過去類似的故障現象、原因以及曾經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況。有時操作人員也許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或不能把全部情節講清楚。維修人員應有分析辨別能力和足夠的耐心,以盡可能多地獲得真實的原始信息。
2.觀察和初步檢查。通過看聽聞摸等,檢查是否發生如破裂、雜聲、異味、過熱等特殊現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觀察往往會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測裝置(操作臺指示燈、顯示器報警信息等)、檢查操作開關的位置以及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及連鎖信號裝置等。
3.確定無危險情況下,通電試車。一般情況下應要求操作人員按正常操作程序啟動設備。如果故障不是整機性的致使電氣控制系統癱瘓,可以采用試運轉的方法啟動設備,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原始狀態有個綜合的印象。有些電氣故障可以通過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采用看聽聞摸等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設備異常的溫升、振動、氣味、響聲等,確定設備的故障部位。
這個階段的目的在于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對現有實際情況作分析,并從中推導出zui有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線索,作為下一步設備檢查的參考。但注意不要根據不確切的跡象或不充分的信息過早地作出判斷。
(二)設備檢查
根據癥狀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結論和疑問,對設備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特別是那些被認為zui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區域。要注意這個階段應盡量避免對設備作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引起更多的故障。不要輕易對控制裝置進行調整,因為一般情況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調整參數會掩蓋癥狀,而且會隨著故障的發展而使癥狀重新出現,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故障。所以,必須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使故障復雜化,避免造成癥狀混亂反而延長排除故障的時間。
(三)確定故障點
根據故障現象,結合設備的原理及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發生在什么范圍,是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直流回路還是交流回路、是主電路還是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是電源部分還是參數調整不合適造成的、是人為造成還是隨機性的等等,逐步縮小故障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如果缺少系統的診斷資料,就需要維修人員正確地將整個設備或控制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小部分,然后檢查這些部分的輸入和輸出是否正常。在確定某一部分時,再去關注該部分內部的問題,找出故障點。在確保設備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一些試探的方法確定故障部位。例如,通電試探或強行使某繼電器動作等,以發現和確定故障的部位。
(四)故障排除
在確定故障點以后,無論是修復還是更換,排除故障相對電氣維修人員來說,一般比查找故障要簡單得多。但在排除故障中一般不可能只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1.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應先動腦、后動手,正確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遵循先外部后內部、先機械后電氣、先靜后動、先公用后、先簡單后復雜、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測,拿起工具就拆。要養成良好的分析、判斷習慣,要做到每次測量均有明確的目的,即測量的結果能說明什么。在找出有故障點的組件后,應該進一步確定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當電路板內的一只晶體管被燒壞,單純地更換一個晶體管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燒壞的原因,并采取補救和預防的措施。
2.一般情況下,以設備的動作順序為排除時分析、檢測的次序。以此為前提,先檢查電源,再檢查線路和負載;先檢查公共回路再檢查各分支回路;先檢查主電路再檢查控制電路;先檢查容易檢測的部分(如各控制柜),再檢查不易檢測的部分(如某一設備的控制器件)。如在電氣保護線路中,如果檢查發現熱繼電器動作,不但要使熱繼電器觸頭復位,而且要查出過載的原因,對熔體熔斷,不但要換新的熔體,而且要查明熔體熔斷的原因并處理,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等等。
(五)修后性能觀察
故障排除完以后,維修人員在送電前還應作進一步的檢查,通過檢查證實故障確實已經排除,然后由操作人員來試運行操作,以確認設備是否已正常運轉,同時還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修復后再作檢查時,要盡量使電氣控制系統或電氣設備恢復原樣,并清理現場,保持設備的干凈、衛生。另外,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工具、線纜等一定不要忘記在所修設備的電氣柜內,以免造成短路或觸電事故的發生。
(一)癥狀分析
癥狀分析是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有關故障原始狀態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判斷的過程。在故障跡象受到干擾以前,對所有信息都應進行仔細分析。這些原始信息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1.向操作者詳細詢問設備故障現象。通過詢問以獲得設備使用及變化過程、損壞或失靈前后情況的信息,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過去類似的故障現象、原因以及曾經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況。有時操作人員也許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或不能把全部情節講清楚。維修人員應有分析辨別能力和足夠的耐心,以盡可能多地獲得真實的原始信息。
2.觀察和初步檢查。通過看聽聞摸等,檢查是否發生如破裂、雜聲、異味、過熱等特殊現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觀察往往會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測裝置(操作臺指示燈、顯示器報警信息等)、檢查操作開關的位置以及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及連鎖信號裝置等。
3.確定無危險情況下,通電試車。一般情況下應要求操作人員按正常操作程序啟動設備。如果故障不是整機性的致使電氣控制系統癱瘓,可以采用試運轉的方法啟動設備,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原始狀態有個綜合的印象。有些電氣故障可以通過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采用看聽聞摸等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設備異常的溫升、振動、氣味、響聲等,確定設備的故障部位。
這個階段的目的在于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對現有實際情況作分析,并從中推導出zui有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線索,作為下一步設備檢查的參考。但注意不要根據不確切的跡象或不充分的信息過早地作出判斷。
(二)設備檢查
根據癥狀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結論和疑問,對設備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特別是那些被認為zui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區域。要注意這個階段應盡量避免對設備作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引起更多的故障。不要輕易對控制裝置進行調整,因為一般情況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調整參數會掩蓋癥狀,而且會隨著故障的發展而使癥狀重新出現,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故障。所以,必須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使故障復雜化,避免造成癥狀混亂反而延長排除故障的時間。
(三)確定故障點
根據故障現象,結合設備的原理及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發生在什么范圍,是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直流回路還是交流回路、是主電路還是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是電源部分還是參數調整不合適造成的、是人為造成還是隨機性的等等,逐步縮小故障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如果缺少系統的診斷資料,就需要維修人員正確地將整個設備或控制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小部分,然后檢查這些部分的輸入和輸出是否正常。在確定某一部分時,再去關注該部分內部的問題,找出故障點。在確保設備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一些試探的方法確定故障部位。例如,通電試探或強行使某繼電器動作等,以發現和確定故障的部位。
(四)故障排除
在確定故障點以后,無論是修復還是更換,排除故障相對電氣維修人員來說,一般比查找故障要簡單得多。但在排除故障中一般不可能只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1.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應先動腦、后動手,正確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遵循先外部后內部、先機械后電氣、先靜后動、先公用后、先簡單后復雜、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測,拿起工具就拆。要養成良好的分析、判斷習慣,要做到每次測量均有明確的目的,即測量的結果能說明什么。在找出有故障點的組件后,應該進一步確定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當電路板內的一只晶體管被燒壞,單純地更換一個晶體管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燒壞的原因,并采取補救和預防的措施。
2.一般情況下,以設備的動作順序為排除時分析、檢測的次序。以此為前提,先檢查電源,再檢查線路和負載;先檢查公共回路再檢查各分支回路;先檢查主電路再檢查控制電路;先檢查容易檢測的部分(如各控制柜),再檢查不易檢測的部分(如某一設備的控制器件)。如在電氣保護線路中,如果檢查發現熱繼電器動作,不但要使熱繼電器觸頭復位,而且要查出過載的原因,對熔體熔斷,不但要換新的熔體,而且要查明熔體熔斷的原因并處理,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等等。
(五)修后性能觀察
故障排除完以后,維修人員在送電前還應作進一步的檢查,通過檢查證實故障確實已經排除,然后由操作人員來試運行操作,以確認設備是否已正常運轉,同時還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修復后再作檢查時,要盡量使電氣控制系統或電氣設備恢復原樣,并清理現場,保持設備的干凈、衛生。另外,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工具、線纜等一定不要忘記在所修設備的電氣柜內,以免造成短路或觸電事故的發生。
上一篇:LTE安全網關行業標準實施
下一篇:物聯網應用ETC
全年征稿/資訊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