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 版)的通知
工信部聯科〔2025〕6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市場監管局(廳、委),有關行業協會、標準化技術組織和專業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加強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頂層設計,切實發揮標準對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我們組織編制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智能制造系統架構
智能制造是基于先進制造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貫穿于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自學習等功能,旨在提高制造業質量和創新能力、效率效益和柔性的先進生產方式。
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從生命周期、系統層級和智能特征等3個維度對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要素、裝備、活動等內容進行描述,主要用于明確智能制造的標準化對象和范圍。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1.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涵蓋從產品原型研發到產品回收再制造的各個階段,包括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價值創造活動。生命周期的各項活動可進行迭代優化,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等特點,不同行業的生命周期構成和時間順序不盡相同。
(1)設計是指根據企業的所有約束條件以及所選擇的技術來對需求進行實現和優化的過程;
(2)生產是指將物料進行加工、運送、裝配、檢驗等活動創造產品的過程;
(3)物流是指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
(4)銷售是指產品或商品等從企業轉移到客戶手中的經營活動;
(5)服務是指產品提供者與客戶接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
2. 系統層級
系統層級是指與企業生產活動相關的組織結構的層級劃分,包括設備層、單元層、車間層、企業層和協同層。
(1)設備層是指企業利用傳感器、
儀器儀表、機器、裝置等,實現實際物理流程并感知和操控物理流程的層級;
(2)單元層是指用于企業內處理信息、實現監測和控制物理流程的層級;
(3)車間層是實現面向工廠或車間的生產管理的層級;
(4)企業層是實現面向企業經營管理的層級;
(5)協同層是企業實現其內部和外部信息互聯和共享,實現跨企業間業務協同的層級。
3. 智能特征
智能特征是指制造活動具有的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自學習、自適應之類功能的表征,包括資源要素、互聯互通、融合共享、系統集成和新興業態等5層智能化要求。
(1)資源要素是指企業從事生產時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及其數字化模型所在的層級;
(2)互聯互通是指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通信協議與接口,實現資源要素之間的數據傳遞與參數語義交換的層級;
(3)融合共享是指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信息協同共享的層級;
(4)系統集成是指企業實現智能制造過程中的裝備、生產單元、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之間,以及智能制造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功能互連的層級;
(5)新興業態是指基于物理空間不同層級資源要素和數字空間集成與融合的數據、模型及系統,建立的涵蓋認知、診斷、預測及決策等功能,且支持虛實迭代優化的層級。
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深入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部署要求,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強化標準支撐引領,統籌推進國內國際標準化工作,持續完善智能制造標準工作頂層設計,以高質量智能制造標準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統籌規劃,前瞻引領。加強“國家+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加快基礎共性、關鍵技術、行業應用等重點標準制修訂,發布一批前瞻性、引領性標準。
需求牽引,應用拓展。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標準化需求,聚焦產品全生命周期、生產全過程、供應鏈全環節,構建典型場景標準群。以標準應用項目和貫標行動為工作抓手,釋放智能制造標準應用效能,固化技術創新成果。
立足國情,開放合作。結合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現狀,緊跟國際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系統規劃布局戰略性、先進性國際標準。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分享成熟中國標準化方案,共同制定智能制造國際標準,不斷提升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國際化水平。
到2026年,制修訂100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快制定智能檢測、智能物流等智能裝備標準,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工業軟件標準,智能設計、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廠標準,供應鏈建設、供應鏈運營等智慧供應鏈標準,數字孿生裝備、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工業數據流通等智能賦能技術標準,網絡協同制造、產銷一體化運營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標準,工業無線網絡、工業網絡融合等工業網絡標準,探索標準研制新方法,固化成功經驗和創新成果,形成典型場景系統解決方案標準,引導企業應用標準指導實踐,構建企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動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