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集碳中和與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光伏國家標準起草單位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的2024年第十批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國標委發〔2024〕60號),標準已正式立項,目前正在起草研制階段,我單位現面向社會公開征集起草單位,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國家標準介紹:
1.(計劃號20231229-T-469)碳中和 - 原則、要求及指南
我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已成為國際綠色低碳發展領域的重要雄心目標,國內相關行業和領域也在積極探討2060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和方法,需要當前從標準化的角度制定碳中和的概念和量化評價方法,形成統一的界定原則與要求,為開展碳中和工作的主體(國家、地方、企事業單位等)提供重要基礎支撐,也能有效規范碳中和聲明及碳中和相關產品和服務。
為提高碳中和工作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擬制定《碳中和-原則、要求及指南》,為推動碳中和工作提供國際趨同、科學實用、全面系統的標準支撐,為開展組織、企業、地方政府、產品、建筑、活動和服務各類型主體的碳中和評估工作提供技術依據。
2.(計劃號20243771-T-467 )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光伏組件
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主戰場,以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發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電源結構占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光伏產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制造業規模、產業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業體系建設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大力推進光伏大規模開發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構建新興電力系統、推進能源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和應有之義,也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撐。
我國光伏產業已形成了從工業硅、高純硅材料、硅錠/硅棒/硅片、電池片/組件、
逆變器、光伏輔材輔料、光伏生產設備到系列集成和光伏產品應用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并且在各主要環節均形成了一批世界級的龍頭企業。技術創新領跑全球,不斷刷新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世界紀錄。光伏行業作為我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新興能源體系的主力軍,以及我國參與全球能源產業和綠色經濟競爭合作的關鍵領域,自身對于加強節能降碳管理的需求日益提升,行業目前發展階段急需碳足跡、綠色評價等標準的支撐引領。
本文件的制定將有效支撐以下三方面的相關工作: 1) 為產品生產、使用、報廢等各環節相關組織了解自身生產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提供技術依據,識別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會; 2) 為使用產品的消費者獲取產品溫室氣體排放信息,選擇環境友好的產品提供技術依據; 3) 為政府部門對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市場監管提供技術依據。
3.(計劃號20243774-T-467)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光伏逆變器
在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2020 年 12 月12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強調:“到 2030 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 2005 年增加 60 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12 億千瓦以上。”太陽能作為清潔、安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對其開發利用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均具有重要意義。
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發電系統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將太陽電池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頻率可調節的交流電的電子設備,直接影響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發電效率。準確可信地量化光伏產品的降碳效果,是保障產品全球合規準入以及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強力支撐。
本文件的制定將有效支撐以下三方面的相關工作: 1) 為產品生產、使用、報廢等各環節相關組織了解自身生產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提供技術依據,識別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機會; 2) 為使用產品的消費者獲取產品溫室氣體排放信息,選擇環境友好的產品提供技術依據; 3) 為政府部門對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市場監管提供技術依據。
二、權利和義務:
1.在我國境內的獨立法人和具有與標準項目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
2.在可以公開的前提下,起草人應共享本單位和個人的相關研究成果,并積極提交技術貢獻和建議;
3.享有在標準前言中署起草單位名稱和起草人姓名的權利;
4.標準實施后,享有優先參與本標準修訂的權利等;
附件1:國家標準申請表
工作組: 王老師 電話:1590102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