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以制造業起家、立省、當家,堅持將數字化轉型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創新探索從“單點突破”(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到“鏈式改造”(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模式,累計推動4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增收增利提質增效發展,持續擦亮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金字招牌。
為幫助制造業企業加快數字化改造,交流互鑒轉型經驗做法,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梳理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案例(排名不分先后),包括“地方政府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型企業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中小企業實施‘小快輕準’數字化改造”、“數字化供給方賦能產業鏈降本增效”,編制形成《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集》,供各區域、企業、園區等主體參考。
一、地方政府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地方政府堅持“制造業當家”,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為重要著力點,匯聚“政產學研用金”資源,分類推動龍頭骨干企業、中小型制造企業、產業園和產業集聚區等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技術在制造業大規模普及應用,以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例如,深圳市實施“免費診斷+服務商讓利+投入補助”等政策,推動龍頭企業標桿引領、中小企業普及應用、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平臺賦能體系建設,累計打造100多個國家級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超40個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00多個全光工業園區。廣州市黃埔區出臺5G、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等專項政策,建設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動一大批工業企業開展“四化”診斷,培育41家“四化”賦能重點平臺,建設39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二、大型企業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
數字化轉型意識強、自動化信息化基礎好的大型企業,積極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圍繞行業典型場景實施軟硬件一體化改造,開展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業務創新,提升成本、質量、效益、綠色、安全等方面的轉型成效。例如,智能終端行業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基于5G+AGV小車方案,實現車間物料智能運輸,物流效率提升30%;采用5G+SoftSIM通信技術,實現生產場景多終端網絡連接和全流程監控管理;搭建終端大數據生態系統,分析網絡感知數據,支撐提升終端產品網絡性能。塑料制品行業廣東順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發仿真設計、智能制造執行等一系列核心數字化系統,推動研發、采購、庫存、生產、銷售、運輸等多環節協同管理,提高生產資源協調能力,實現集團一體化運作。
三、中小企業實施“小快輕準”數字化改造
中小企業圍繞訂單、交期、成本、質量等核心要素,積極運用小型化、輕量化、快速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研發管理協同、生產設備狀態監控、智能排單調度等數字化軟硬件),解決重點環節痛點難點問題,實現增收增利和降本提質增效發展。例如,保健食品行業完美(廣東)日用品有限公司針對產品管理難、監督難、追溯難等問題,在供應鏈品質保證、生產質量在線檢測、產品精準追溯等方面進行數字化升級,人均產值提升34%,產品不良率下降74%,供應商準時交付率提升12%。新型顯示行業惠州雷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生產管理系統數據采集基礎平臺,實時掌控計劃、調度、質量、工藝、裝置運行等信息;建設供應商協同管理平臺,提高了采供交互頻次與效率,實現低庫存、高周轉的業務目標。
四、數字化供給方賦能產業鏈降本增效
數字化供給方基于積累的制造業知識和服務經驗,聚焦細分產業鏈的典型場景和共性需求,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一攬子的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提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各環節效率質量,打造產業鏈協同轉型的創新商業模式,帶來可量化的改造效益和商業價值。例如,廣州博依特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搭建智能運營管控平臺,打造生產工藝優化AI模型,為造紙、食品、建材、化工等傳統行業輸出數字化改造方案,重點解決生產過程依賴“老師傅”經驗控制、非標原料影響生產穩定性等問題,累計服務超700家企業降本增效。廣東華工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打造基于統一能碳大數據底座的“園區-企業”兩級源網荷儲一體化數字調控平臺,接入肇慶高新區246家制造業企業,高效識別區內企業年節電空間約6600萬度,幫助企業建立柔性負荷調節和智慧能碳管理能力。
接下來,廣東省將堅定不移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征集、分批發布一批投資回報率高、行業影響力大、示范帶動效應強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加強宣傳推廣,復制經驗做法,幫助制造業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積極營造數字化轉型濃厚氛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