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圈又多了一起跨界合作案例。
近日,上汽集團乘用車與美團攜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構建全生命周期汽車業務生態系統。
對上汽乘用車而言,此舉是深化線上新零售模式的又一探索;對美團來說,則標志著其在汽車后市場的戰略性布局。
雙方合作范圍是什么?
上汽乘用車與美團的合作具體范圍涵蓋售前售后的全購車流程。
根據協議,上汽乘用車將與美團在試駕、購車到車后市場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上汽乘用車600多家經銷商門店將全部入駐美團平臺,通過線上展示產品信息和優惠活動,并沉淀訂單、評價等數字資產。同時,雙方將試點在美團平臺上完成電商車型的新零售業務閉環。
上汽乘用車計劃借助美團AI直播等技術和平臺數字化經營工具,加速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轉型。上汽乘用車分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表示,“此次與美團的戰略合作,是上汽全面數字化變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標志著雙方攜手推動品牌營銷及新零售模式探索邁出了關鍵步伐。”
目前,合作落地仍需時間。蓋世汽車打開美團APP,暫未發現與本次合作相關試駕、購車等信息。
目前,美團APP上線的的養車/用車業務涵蓋洗車、美容、保養、維修、租車、買車等服務,點進賣車界面,也有多家4S店入駐。但該業務不是在首頁推薦界面。美團首頁推薦仍以外賣、超市便利、酒店民宿、美食等為主。
而且,相較汽車之家、易車等第三方平臺,美團買車UI界面顯得較為凌亂,未按品牌、車型、價位等分類,主要根據用戶定位推薦就近4S店,有點類似高德地圖、百度地圖等提供的服務。
美團養車/用車界面已上線多年。在2023年時,有消息稱,美團取消汽服門店入駐費用,吸引到全國各地數萬家4S店入駐。這折射出其對汽車后市場的野心。汽車后市場作為萬億規模市場,吸引了諸多企業布局。
圖片來源:美團
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億輛,其中汽車數量超過3億輛。灼識咨詢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汽車服務市場規模已達2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9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9%。
此次與上汽乘用車的合作,或有望幫助美團拓展并規范養車/用車業務,進一步夯實其在汽車服務市場的戰略布局。
新零售模式已“不新”
實際上,整車企業與電商平臺的跨界合作已成為汽車零售的常態。
華為旗下的鴻蒙智行近期也入駐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開設線上官方旗艦店,展示享界S9、問界新M7、智界R7等全系列車型。值得注意的是,鴻蒙智行旗艦店并不直接銷售車輛,而是提供“1分錢預約試駕”活動。而點進頁面會發現,是“免費下單領取”。
電商平臺在汽車后市場的布局日益深入。天貓汽車自2016年成立,已發展為綜合性汽車服務平臺,業務涵蓋賣車、用車、養車、摩托車、電動車等。在天貓汽車平臺,目前已有吉利、沃爾沃、星途、豐田等數十家汽車品牌入駐。
“雙十一”期間,天貓汽車商家增長近30%,百萬單品成交增長超33%。以別克GL8為例,當期訂單量接近2000單,品牌單車型銷量滲透率高達85%以上。對銷售收入的直接帶動,是天貓汽車吸引到眾多車企及相關汽車企業入駐平臺的原因。
京東于2021年成立汽車事業部,京東汽車成為京東集團旗下第6個子品牌。京東汽車涉足整車、摩托車、電動車業務,提供在線選車、線上預訂、線下試駕、以及代理上牌等服務,目前合作車企數量也多達數十家。同時,還與汽車配件、汽車用品、汽車裝飾等品牌商合作,開設有京東京車會自營店。
兩大平臺還延伸至汽車維修領域:京東養車擁有超2000家門店及4萬家三方直連門店;天貓養車合作汽車品牌近70家,年整車單量達280萬。
業內人士認為,整車企業與電商平臺的合作并非簡單銷售,而是重塑汽車零售鏈路。小米汽車創始人雷軍曾比喻,“智能電動汽車本質上就是一個大號手機”。當前的主流消費者,購物方式已從線下轉向線上。車企賣車也需要契合市場購物環境的變化。
然而,汽車作為大宗消費品的特殊性不容忽視。消費者購車時往往已有品牌偏好,盡管會在線上平臺比較,但最終仍傾向于線下4S店或直營門店實車對比和試駕。
車企與電商平臺合作的根本目的是引流和銷售,以契合年輕消費者多變的購物方式。但要提高線上成交量和購車線索轉化率,關鍵還是在于產品競爭力和消費者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