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被視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在人口紅利持續衰減、自動化生產需求不斷釋放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發展正迎來巨大爆發,全球“機器換人”趨勢愈演愈烈。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關鍵切入點,機器人已然成為衡量國家創新力與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那么,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如何呢?未來趨勢與方向又是怎樣的呢?恰逢《“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我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回顧“十三五”
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起步于“十三五”階段,根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產業“十三五”總體發展目標是“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具體來說,就是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明顯增強,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同類水平,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滿足市場需求。截至2020年,我國基本完成了上述目標,機器人產業在市場、應用、技術、分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已超過70億美元;2019年增長至86億美元左右;2020年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到接近10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21萬臺,年均增長約15%;服務機器人市場銷售額超過240億人民幣,需求持續釋放。工業機器人連續多年位居需求和應用第一大市場;服務機器人需求潛力釋放,商用探索加速;特種機器人應用場景愈發拓展和細化。
同時在總體布局上,我國也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中部和西部六大產業集群區域,包括北京、唐山、天津、南京、無錫、上海、廣州、深圳、沈陽、哈爾濱、武漢、長沙、重慶等多所城市實現了產業集聚。以園區和試驗區為依托合理推動形成的產業集聚,逐漸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特征,產業集聚為行業的規范發展和企業的生存競爭提供了健康良好環境。
此外在技術層面上,我國也在加快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企業們深耕細分市場,在諸多新興賽道打磨技術,打造領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且與行業、政府一道,共同培養研發與應用并重型人才。這幾年,在中部、西部等地區,已經出現了一批政府與高校、研究機構共建的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培訓中心,人才培育逐漸走上了研用并重的正軌,為產業技術升級和企業發展轉型提供動力。
展望“十四五”
”十三五“發展縱然可喜,但可惜不足之處也頗多。特別是在與國外先進水平的比較下,存在明顯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基于此,邁入”十四五“新時期,我國也是出臺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從”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拓展應用深度廣度、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等五方面給出任務,以期到2025年實現總體目標。
根據《規劃》,在產業創新能力提升上,接下來我國產業需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突破系統開發、操作系統等共性技術,研發仿生感知與認知、生機電融合等前沿技術,推進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融合應用。在產業基礎夯實上,要補齊專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藝等短板,開發機器人控制軟件、核心算法等。建立健全機器人標準體系,加速融入國際標準中。
同時,在高端產品供給增強上,要面向各行業以及各領域需求,重點推進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研制及應用,拓展機器人產品系列,提升性能、質量和安全性,推動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在應用深度廣度拓展上,要推進機器人應用場景開發和產品示范推廣。在產業組織結構優化上,要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打造優勢特色集群及特色品牌。
總之,“十四五”階段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方向就是技術更加智能化適用化、應用更加深度化廣泛化、集聚更加明顯化特色化、企業更加專精化品牌化。最終,“十四五”階段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要實現的目標,是“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到2035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機器人成為經濟發展、人民生活、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
聚焦“2022”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聚焦當下,即將到來的2022年無疑最是引人關注。通過分析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現狀和趨勢,從貼近行業企業和大家生產生活的角度來看,本網預計2022年這樣幾類機器人將延續火熱態勢,展現強勁潛力。
消殺機器人。消殺機器人主要應用于醫院、工廠、校園等場景之中,進行衛生和健康保障。疫情發生以來,消殺機器人作為防疫利器展現了巨大價值,為企業生產和民眾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在CES 2021上,各國企業也是推出并展示了各種功能的消殺機器人。當前疫情仍在延續,可以預見2022年消殺機器人仍將具有廣泛前景。
工/農業機器人。工/農業機器人的主要作用,是替換或者協助人們進行工/農業生產。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領域,機器人可以解放傳統人力,縮減作業成本,保障生產安全,提高領域效率。伴隨著2022年春節的臨近,新一輪返鄉潮和用工荒的開啟,也將帶動工/農業機器人需求的進一步釋放,發展的進一步擴大。2022年同樣是工/農業機器人發展之年。
醫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可分為很多種類,包括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醫療輔助機器人和醫療服務機器人。在老齡化趨勢和疫情影響下,醫療機器人正受到高度關注,其不僅能幫助患者進行治理,同時也能解放醫生和醫院管理者,推動醫療行業轉型升級,因此落地價值重大。2022年,疫情帶來的醫療需求依舊強勁,醫療機器人發展仍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