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正當人人都張開雙手做好擁抱5G時代準備的時候,是否有人曾想過,5G真的那么容易實現嗎?從4G到5G,只有1個G的差距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5G技術的商用普及還面臨著多重考驗。
在5G時代來臨之前 我們還需解決這幾個問題
8月24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提出充分釋放內需潛力,部署信息消費擴大和升級,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和產業推進,明確表示將力爭2020年啟動5G商用。
事實上除了中國,范圍能多個國家都已發布5G路線圖:俄國一直將5G發展作為重點之一,根據規劃,2021年首都莫斯科將出現批5G用戶;英國政府則在2017年3月公布了5G發展戰略;此外,韓國打算在2018年冬奧會之際使用5G通信;而作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辦方,日本計劃在2020年正式提供5G通訊技術服務……
正當人人都張開雙手做好擁抱5G時代準備的時候,是否有人曾想過,5G真的那么容易實現嗎?從4G到5G,只有1個G的差距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事實上5G技術的商用普及還面臨著多重考驗。
通信標準尚難統一
行業標準問題一直是困擾許多新興行業的“頭疼病”,作為下一代通信技術,5G也不例外。今年7月,圍繞下一代超高速無線通信5G技術,中國和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將會統一通信標準,計劃在2020年左右,在頻率的標準方面達成一致,以便在市場上普及通用的設備和相關的產品。
不過為爭奪通信行業,以及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5G標準在統一過程中,必將引起一場不小的角逐戰,試問誰不想先發制人,在5G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由此來看,通信標準的統一或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頻譜資源短缺問題仍存
眾所周知,在移動通信領域,頻譜資源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就目前而言,盡管小靈通為運營商4G頻譜加快讓道,但頻譜資源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隨著5G時代的到來,市場對頻譜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頻譜資源緊缺情況將會愈發嚴重。
有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頻譜需求將達到1490MHz-1810MHz;再考慮到未來IMT潛在候選頻段主要包括3300-3400MHz、4400-4500MHz、4800-4990MHz以及3400-3600MHz等,不難看出5G時代頻譜資源的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
高額投資與回報緩慢的矛盾
早前摩根士丹利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列為“亞洲電信股中不建議投資股份”,理由則是“5G業務的資本投資過大且其回報率較低”。
的確為滿足5G時代需求,運營商將采用更高頻段、全國性覆蓋的頻譜,這無疑會大幅拉高資本投入。摩根士丹利預計,中國移動資本開支在2019至2023年間將達到4800億元。由于預期5G不能在2020年后快速商用,終會拉低中國移動的內部回報率。在現階段,投資與回報之間的矛盾顯然難以磨合,部分企業對5G投入將更為謹慎,甚至退出觀望,這并不利于推進5G的快速成長。
更快的速度帶來更高的流量資費
拋開以上這些技術、資金等問題,就廣大用戶而言,5G資費顯然是他們更關心的。5G在帶來更快的網速、更高通信質量的同時,價格是否會隨之飆升呢?
要知道5G基站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就這一點來看,流量資費就不會如眾多消費者期望得那樣只降不增。而且對于運營商而言,提高流量資費,可以提升業績,實現更大的利潤。
不過隨著5G腳步的臨近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運營商除了技術資金方面加大投入之外,也會在價格方面有所降低以贏得更多的市場,由此來看,未來5G資費的增長幅度不會太大,費用飆升問題也不會長時間存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