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驅動:扭矩傳感器監測電機輸出扭矩,壓力傳感器反饋液壓油缸壓力,共同保障多軸運動的協調性;
-
力控操作:扭矩傳感器實現末端執行器的力矩反饋,壓力傳感器控制氣動壓力,確保精密裝配的力位協同;
-
安全保護:扭矩傳感器檢測異常扭矩突變,壓力傳感器監測制動系統壓力,構建雙重安全冗余機制。
-
扭矩傳感器:基于應變片、磁致伸縮或光纖布拉格光柵原理,通過彈性體形變感應旋轉軸的扭矩變化。例如應變片式傳感器,在扭矩作用下彈性體產生微形變,應變片電阻值變化經電橋轉換為電壓信號,精度可達 ±0.05% FS,適用于 0.1N?m 至 10kN?m 的寬扭矩范圍。
-
壓力傳感器:基于壓阻效應或壓電效應,測量氣體或液體的壓強。壓阻式傳感器在壓力作用下硅膜片形變導致電阻變化,經信號調理輸出標準信號,精度 ±0.2% FS,適用于 0.1MPa 至 200MPa 的寬壓力范圍。
-
芯片級集成技術:開發微型扭矩傳感器,適配協作機器人的緊湊關節設計,同時保持高精度測量性能;
-
無軸式測量方案:采用非接觸式原理,消除傳統軸式傳感器的安裝同軸度要求,提升裝配便利性與測量穩定性。
-
表面防護技術:應用耐磨涂層,增強傳感器抗焊渣粘附與耐磨損能力;
-
密封工藝優化:采用高防護等級灌封技術,適應高壓水洗與強粉塵環境,延長傳感器使用壽命。
-
嵌入式算法應用:在傳感器端集成異常扭矩識別模型,實時分析信號特征,提前預警齒輪磨損、軸承失效等故障,減少非計劃停機時間;
-
數字孿生技術:通過傳感器數據驅動機械臂虛擬模型,實時模擬不同扭矩參數對運動軌跡的影響,輔助工程師快速完成控制參數優化。
-
制造需求增長: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精密電子等領域的自動化需求提升,推動高精度扭矩傳感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
本地化技術發展:行業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的自主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產品的技術水平逐步提升;
-
綠色制造需求升級:低功耗傳感器與節能伺服系統的協同,幫助企業降低控制能耗,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