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現狀
1.1 政府/市場越來越關注碳排放指標 ;
1.2 用能設備缺乏完整的在線監視分析系統,無法通過能效數據判斷設備維護作業及運行經濟性評估 ;
1.3 企業用能種類多樣,人工統計分析困難,工作量巨大 ;
1.4 不能生產全流程監測和分析能源利用水平,無法及時發現浪費 ;
1.5 節能降耗缺乏數據支撐指引,不知如何下手,無法判定效果 ;
1.6 信息孤島難以打破,各信息系統數據無法共享 ;
1.7 用電量大,變壓器多,運維困難,巡檢效率低,運營成本高 .
在“30 60” 雙碳背景下,如何進行能源管控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企業的管理者優先考慮的問題 !
二 . 企業工廠用戶實際的需求
2.1 用能安全
完善用能安全監測,保障人身與電氣設備安全供電。
完善電能質量監測,如三相不平衡、諧波等。
2.2 新能源應用
準確評估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量,避免過度投資。
為未來可能應用的充電樁、儲能系統提供數據支撐,平臺融合。
2.3 節能降耗
了解企業生產能效水平
● 發現節能方向
● 預估節能空間
● 準確核算節能效益
2.4 能源管理
● 生產全過程用能數據監測和分析。
● 完善并落實能源管理制度,使之更有效的運行。
● 量化能效考核kpi,用數據說明問題。
三. 參考規范
四 .能源管控優化步驟
企業節能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按步驟實施。先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
a. 建立企業、車間、設備能耗與能效基準
b. 通過數據分析和對標發現能效水平差距
c. 用數據分析確定合理節能技改措施和效果
d. 通過能效數據的變化指引運行維護
e. 以平臺數據為依據,便于PDCA循環優化
工藝流程包括飼養場工藝流程、配合飼料廠生產工藝流程、生豬屠宰工藝流程、肉聯廠生產工藝流程。
然后也要配合飼料廠生產工藝流程:
飼養場工藝流程圖:
生豬屠宰工藝流程:
肉聯廠生產工藝流程:
主要監測對象:
主要能源三級計量系統結構圖
依據標準給企業搭建三級計量架構,建立各部門、車間、產線、設備、班組的用能基準。
五. 實現哪些目標?
5.1 能源管理節能
便于能源管理體系“PDCA”的實施,建立能源基準,找出影響能耗與能效的相關參數;精細化能源管理,可對部門、車間、班組等進行能源績效考評,提升員工節能降耗意識,約束行為習慣。照明和空調的遠程控制,避免浪費。
5.2 生產調整節能
各同類同型設備因運行時長、廠家制造水平等不同而運行能效也不同,高能效設備優先安排生產;
5.3 指明節能方向
通過能效指標對標發現與先進指標的差距;以時間維度,通過用能設備之間耗電情況比對發現浪費現場;通過能源評估報告找到技改措施。
5.4 運維管理節能
設備運維前后能效存在差異,根據能效變化數據進行維護保養;改變原有的設備能用則用的理念,找出設備老化和能效的關系,從能效水平角度重新定義設備使用壽命。
六. 主要業務模塊
七. 企業能源管控平臺特點
7.1 自定義駕駛艙(用戶根據實際需求自己搭建駕駛艙,通過豐富的圖形化界面展示各類統計數據。)
7.2 3D可視化 (通過虛擬仿真實現多維度可視化,為客戶提供數字化服務,助力企業能源經濟雙向管理,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7.3 多系統對接集成
7.4 工業組態(用戶自己組建監控管網,通過友好的人機界面展示監測數據,進行設備遠程控制。)
7.5 數據自診斷 ( 數據異常診斷,提升安裝調試效率,保障數據準確性。)
7.6 能效分析報告
提供設備能效分析結果及節能建議,幫助管理人員全面了解企業的能效水平,為企業節能降耗提供數據支持。
測算變壓器損耗和運行效率;
測算水泵運行效率;
測算制冷系統能效比;
測算空氣壓縮機能效比;
得出能效分析結論;
專家現場勘查,提供節能建議及能效優化實施方案。
7.7 碳資產管理
確定核算邊界 > 確定排放源數據來源 > 碳排放核算 > 測算碳配額 > 碳配額分解 > 確定碳交易策略
7.8 能源監控
監測日尖峰平谷用電;
變壓器實時負荷狀態和最大需量。
7.9 碳排放監控
對碳排放量進行計算,并進行趨勢、同環比分析,為碳排放交易提供數據支持,響應雙碳目標。
7.10 能源損耗
直觀反映各級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偏差和損耗,及時預防“跑冒滴漏” 現象。
7.11 能源管理其他部分功能
7.12 產品單耗
對接ERP、MES、MIS等系統,從企業、車間、產線、班組、設備等維度的單位產品能耗/單位產值能耗進行統計分析.
7.13 設備能效
通過建立高精度的能效模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全局主動優化算法確定該負荷條件下各子系統的運行策略。
7.14 能效對標
按國家、地方、行業標準指標對標,發現差距和改進空間.
7.15 能效管理其他部分功能
7.16 設備管控(設備運行能效展示)
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遠程控制指令發送,能耗和能效運行數據,異常報警。
7.17 設備管控(生產運行監控)
實時監測生產過程工藝設備運行狀態,發現浪費情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