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問磁懸浮列車的優點

答案是:快速、低耗、環保、安全

追溯
1842年,英國物理學家Earnshow在研究點粒子集在靜電力作用下的穩定靜止問題時提出的恩肖理論:物體處于穩定的靜止狀態需要兩個條件,在平衡點處合力為零,同時物體在平衡點處合力的通量小于零。翻譯成人話就是:一個物體要想保持穩態,必須要有幾個相等的外力一起作用相互抵消,且同時物體受到其它擾動后,所受到的合力仍然指向平衡點。人們驚奇的發現能實現這一平衡穩態的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磁鐵嗎,于是為后世所津津樂道的磁懸浮概念就這么誕生了。
磁懸浮原理并不復雜,可是真正讓這個概念運用到現實中還要到1966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鮑威爾和戈登·丹比提出了一個具有實用性質的磁懸浮運輸系統,這一跨越用了124年?,F今,人們最耳熟能詳的磁懸浮應用可能就是磁懸浮列車了,上海的磁懸浮列車2006年運營,到浦東機場方向30km路程可以8分鐘到達。
聚焦
磁懸浮輸送系統

sTrak智能磁驅系統
在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洗禮下!如今正處于第三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被科技震蕩的時代。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古人窮盡想象,難以企及的。
其實在工業自動化中也有自己的“磁懸浮“列車”,只不過它運輸的不是人,而是工業制品,相應的名字也有所改變,叫做“磁懸浮輸送線”。縱葦-sTrak被譽為新一代工業自動化的基石,是國內具備底層技術自研能力的智能磁驅輸送系統方案提供商。
磁懸浮輸送線的原理與磁懸浮列車類似,但更加微型化,具體來說就是把伺服電機垂直于軸切開并拉直延展成一個軌道,而帶磁鐵的動子將會在軌道上進行水平方向移動,這就像是一個直線電機,并支持多個動子的同時運動,待加工中間件擺放在動子的托盤上進行緊固,這樣被加工的產品就可以移動到各個工位進行加工,例如:疊片、組裝、檢測等,那么就可以構成一個生產線,這個生產線就叫“磁懸浮輸送線”。

隨著柔性制造在新能源動力電池、3C等領域成為廣泛認可的制造方式,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的“磁懸浮輸送線”解決了傳統機械輸送的磨損、維護復雜和不能靈活調整、壽命低等問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梢灶A見縱葦模塊化設計的sTrak“智能磁驅輸送系統”也稱磁懸浮輸送系統在未來勢必會成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柔性化生產的基石。
產線如何實現柔性是新時代的新問題也是新機遇,而縱葦磁懸浮輸送系統作為新一代工業自動化的基石,隨著如今產品的多樣性、產品質量的高要求等,不少人認為磁懸浮輸送會成為行業的下一個風口,未來也是一片新藍海。而縱葦是國內具備底層技術自研能力的智能磁驅輸送系統方案提供商。

模塊化sTrak系統
modularization

一套完整的模塊化sTrak系統由電機模塊、導軌和動子、直線/弧形定子模塊、控制器以及外部plc/上位機組成,可以根據客戶實際情況具體設備或系統布局進行調整。
巨大潛力
磁懸浮輸送線市場規模
中國“磁懸浮輸送線”市場起步較晚,2012年以后國內自動化領域才開始出現磁懸浮輸送方式,從發展初期到如今,在中國磁懸浮輸送線一直是一個小眾市場,2021年磁懸浮輸送線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同比增長30%-40%,預計到2025年才能達到10億元的規模。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追其原因,該領域進入門檻非常高,國內廠商在循環線高速通訊控制、循環線圓弧精密定位等技術方面與外商有一定差距。
為彌補這一差距,打破國際壁壘,縱葦團隊一如既往不遺余力!縱葦團隊研發智能磁驅輸送系統之前,在高精密運動控制系統開發領域已有數年開發經驗,產品線幾乎覆蓋了運動控制領域的各個環節。
縱葦擁有自主的實時系統的框架設計,運動規劃,伺服控制,邏輯控制等軟件技術實力。研發團隊主要成員來自于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哈工大,湖南大學,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等國內外院校的畢業生。
目前縱葦已然成為國內具備底層技術自研能力的智能磁驅輸送系統方案提供商。不留余力助力中國智能制造騰飛!
風口上的豬
磁懸浮輸送線市場規模
2021年中國磁懸浮輸送線市場3.5億元的市場規模,大部分應用增長點都來自下游鋰電、3C,汽車,醫療等行業。尤其是鋰電行業屬于制造業,近兩年新能源汽車需求高速增長,對設備穩定性、速度需求高,頭部鋰電池廠商紛紛投入使用,預計磁懸浮輸送線在鋰電行業份額會持續增長。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3C行業主要應用輕載產品,相關場景比較廣泛,在電腦、耳機等產品的應用逐漸被開發,越來越多除蘋果之外的用戶關注到該產品并開始試用。
汽車行業目前較多的應用于零部件、汽車電子產品的裝配,難點是汽車整車負載較大,現有產品負載、精度等都難以滿足。
醫療行業在疫苗的大規模接種的前提下,對于產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磁懸浮輸送線因此得到更大范圍應用,給相關領域帶來更多的機會。
國產化
勢在必行
起步晚加上該領域門檻高使得國內廠商在磁懸浮輸送線領域發展得稍微艱辛。當前市場主要由外資廠商主導,價格普遍超過國產廠商一倍以上,其次貨期長以及售后服務也難以跟上,成為下游用戶較大的痛點。

(數據來源:MIR DATABANK)
而國內廠商如縱葦,通過不斷進行技術升級,自研底層技術打造革命性方案,形成集控制器、驅動器、位置監測裝置、軟件、通信及機械設計等完整解決方案。隨著國產產品技術成熟,外資廠商本土化生產勢在必行。

縱葦讓生產線搭建就像拼積木一樣簡單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