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的生產、敷設、三頭制作工藝、附件材料、件等與電纜的運行情況密切相關。上述任何環節的疏漏,為電纜故障的隱患。電纜故障的原因和特點如下。
1.機械損傷
機械損傷類故障比較常見,所占的故障率zui大57%,其故障形式比較容易識別,大多造成停電事故。成機械損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直接受外力損壞:如進行城市建設,交通運輸,地下管線工程施工、打樁、起重、轉運等誤傷電纜。
(2)施工損傷:如牽引力過大,彎曲過度,超低溫的野蠻施工,電纜剝切損傷等。
(3)自然損傷:如因自由行程而使電纜管口、支架處的電纜外皮擦破;因土地沉降、滑坡等引起的損傷;因惡劣氣候造成的電纜損傷;因電纜線路頻繁振動而造成的損傷等。
2.絕緣受潮
絕緣受潮是電纜故障的又一主要因素,所占的故障率約為13%,絕緣受潮時可在絕緣電阻和直流耐壓試驗中發現,表現為絕緣電阻降低,泄漏電流增大。一般造成絕緣受潮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電統中間頭或終端頭密封工藝不良或密封失效。
(2)電纜制造不良,電纜外護層有孔或裂紋。
(3)電纜護套被異物刺穿或被腐蝕穿孔。
3.絕緣老化
電纜絕緣長期在電和熱的作用下運行,其物理性能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其絕緣強度降低或介質損耗增大而zui終引起絕緣崩潰者為絕緣老化,絕緣老化故障率約為19%??梢鸾^緣過早老化的主要原因有:
(1)電纜選型不當,致使電纜長期在過電壓下工作。
(2)電纜線路周圍靠近熱源,使電纜局部或整個電纜線路長期受熱而過早老化。
(3)電纜工作在具有可與電纜絕緣起不良化學反應的環境中而過早老化。
4.過電壓
一般來講,電力電纜不應因雷擊或其他沖擊過電壓而損壞。因為電纜絕緣在正常運行電壓下所承受的電應力,約為新電纜所能承受的擊穿試驗時承受電應力的1/10。因此,一般情況下,3~4倍的大氣過電壓或操作過電壓對于絕緣良好的電纜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實際上,電纜線路在遭受雷擊時被擊穿的情況并不罕見。從現場故障實物的解剖分析可以確認,這些擊穿點往往早已存在較為嚴重的某種缺陷。雷擊僅是較早地激發了該缺陷。容易被過電壓激發而導致電纜絕緣擊穿的缺陷主要有:
(1)絕緣層內含有氣泡、雜質或絕緣油干枯。
(2)電纜內屏蔽層上有節疤或遺漏。
(3)電纜絕緣已嚴重老化。
5.過熱
電纜過熱有多方面的因素,從近幾年各地運行情況的統計分析上來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電纜長期過負荷工作。主要包括截面選擇不足.長期允許載流量未按實際運行條件修正等。
(2)火災或鄰近電纜故障的燒傷。
(3)靠近其他熱源,長期接受熱輻射。
過負荷是電纜過熱的重要原因。橡塑絕緣電纜長期過熱后,絕緣材料發生變硬、變色、失去彈性、出現裂紋等物理變化;油紙電纜長期過熱后,絕緣于枯、絕緣焦化、甚至一碰就碎。
6.產品質量缺陷
電纜及電纜附件是電纜線路中*的兩種重要材料,它們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電纜線路的安全運行。另外,由于一些施工單位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術培訓,使電纜三頭的制作質量存在較大的質量問題。這些產品質量缺陷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電纜本體質量缺陷:油紙電纜鉛護套存在雜質砂粒、機械損傷及壓鉛有接縫等;橡塑絕緣電纜主絕緣層偏芯、內含氣泡、雜質,內半導電層出現節疤、遺漏,電纜儲運中不封端而導致線芯大量進水等。
(2)電纜附件質量缺陷:傳統三頭質量缺陷有:鑄鐵件有砂眼,瓷件強度不夠,組裝部位加工粗糙,防水膠圈規格不符或老化等;熱縮和冷縮電纜三頭質量缺陷有:絕緣管內有氣泡、雜質或厚度不均,密封涂膠處有遺漏等。
(3)三頭制作質量缺陷:傳統式三頭制作質量缺陷主要有:絕緣層繞包不緊(空隙大)、不潔,密封不嚴,絕緣膠配比不對等;熱縮三頭制作質量缺陷主要有:半導電層處理不凈,應力管安裝位置不當,熱縮管收縮不均勻,地線安裝不牢等;預制電纜三頭安裝質量缺陷主要有:剝切尺寸不,絕緣件套裝時剩余應力太大等。
7.設計不良
電力電纜發展到今天,其結構與形式已基本穩定,但電纜中間頭和終端頭的各種電纜附件卻一宣在不斷地改進。這些新型電纜附件往往在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上沒有取得足夠的運行經驗,因此在選用時應慎之又慎,根據其運行經驗的成熟與否,逐步推廣使用,以免造成大面積質量事故。屬于設計不良的主要弊病有:
(1)防水不嚴密。
(2)選用材料不妥當。
(3)工藝程序不合理。
(4)機械強度不充足。
上一篇:淺談人工智能的應用
下一篇:RFID在公用領域的應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