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態城是一個“舶來品”,當前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合作共建的低碳生態城市,一些城市在大量引進*進技術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河西新城區注重學習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做法,立足河西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新模式。
*,因地制宜的規劃方案。
低碳生態的土地利用方案是低碳生態之根本,河西新城區充分吸收*進城市規劃經驗,立足現代化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采取緊湊混合用地模式,規劃建設交通綜合體、社區綜合體和市政綜合體,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建立小網格高密度路網體系,構筑生態開敞空間體系,建立了一套適合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區的低碳生態規劃方案。
第二,因地制宜的能源方案。
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低碳生態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河西新城區基于地區可再生能源稟賦和濱江特點,以及周邊緊鄰熱電廠和污水處理廠的區位條件,提出以利用電廠余熱實現熱電冷三聯供、淺層地源熱泵、江水源熱泵、污水源熱泵、太陽能光熱光電等為輔助能源系統,力爭實現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占比20%左右的能源結構目標,可再生能源比例雖不高,但卻是在綜合比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之后的切實可行方案。
第三,因地制宜的水資源方案。
再生水利用率是低碳生態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河西新城區立足地處長江之濱、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近期以雨水回用為重點,遠期或遠景適當考慮污水回用的再生水利用方案。
第四,因地制宜的綠色建筑方案。
河西低碳生態示范城區實現綠色建筑*全覆蓋。為了更加切實有效的推進這項工作,河西新城區立足地處夏熱冬冷地區,正在制定河西地方性的綠色建筑設計導則、施工導則和驗收導則,以此作為河西地區綠色建筑的適用技術指引。
第五,因地制宜的工程方案。
河西新城區通盤考慮地區豎向關系,基本實現了區域內部的土方平衡,既減少了土方的長距離運輸,也解決了城市景觀問題和社會問題。在道路設計中,根據當地地下水位較高的實際情況,不盲目采用滲水路面,而是通過提高道路綠化率、建立道路雨水收集系統、依托建筑場地雨水收集系統等方式,共同實現降低徑流系數,實現雨洪的有效管理。
上一篇:PLC電力通信技術原理及優點淺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lfljgfsj.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發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遭投訴的,一律由發布企業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