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180度剝離試驗步驟:
1、測量試樣的粘結面寬度,測量部位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刻 0.1mm。
2、將剝離的硫化橡膠彎曲180度,夾在能自動調整的夾持器中,把金屬板夾在一個夾持器中,并使剝離面向著操作者。夾持試樣要仔細,定位要,使試樣受力時在粘結寬度上剝離力分布均勻。
3、開動試驗機,使夾持器以(100+10)mm/min的速度對試樣進行剝離。如另有規定,也可采用其他速度。
4、用自動記錄裝置,連續記錄試樣剝離時的剝離力,剝離長度至少125mm。
5、試驗過程中如出現部分撕膠,可在硫化橡膠與金屬板的粘結面處用刀分割后繼續試驗。如出現硫化橡膠斷裂,則可用增加背襯材料或增加橡膠試片厚度等方式重新進行試驗,若仍出現硫化橡膠斷裂則記錄數據,停止試驗。
6、 記錄試樣剝離破壞類型
試樣剝離破壞類型用下列符號表示:
R:硫化橡膠破壞;
RC:硫化橡膠與膠豁劑間破壞;
CP:膠豁劑內聚破壞;
M:膠豁劑與金屬間破壞。
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180度剝離試驗結果:
1、棄掉剝離曲線上起始的25 mm剝離長度后,取其余剝離曲線上力的平均值,作為該試樣的平均剝離力,用平均剝離力除以粘接面寬度即為該試樣的剝離強度,以kN/m表示。
2、記錄剝離曲線計算長度內的zui大剝離力和zui小剝離力,并計算該試樣的zui大剝離強度和zui小剝離強度。
3、計算全部試樣的剝離強度的算術平均值及zui大剝離強度和zui小剝離強度的算術平均值。
4、平均剝離力可用畫等高線或用測量面積或其他適宜的方法得到。
5、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的剝離強度的計算:
Θb=C*(H/B) 或
Θb=C*(S/B*L)
注:Θb—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剝離強度,單位為千牛每米((kN/m);
C—剝離曲線的負荷坐標軸單位長度所代表的力,單位為牛頓每厘米(N/cm) ;
H—剝離長度內剝離曲線的平均高度,單位為厘米(cm) ;
B—試樣粘接面的平均寬度,單位為毫米(mm) ;
S—剝離長度內剝離曲線所圍的面積,單位為平方厘米(cm2);
L—剝離長度,單位為厘米(cm)。
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180度剝離試驗報告:
a)每個試樣的平均剝離強度、zui大剝離強度和zui小剝離強度;試樣的平均剝離強度、zui大剝離強度和zui小剝離強度的算術平均值;
b)試樣的破壞類型;
c)硫化橡膠、金屬和膠茹劑的種類和牌號;
d)試樣的制備工藝和方法;
e)試驗條件;
f)試驗日期;
g)試驗者;
h)其他本標準不同的情況,如背襯材料、橡膠厚度等。
文章來自:濟南中創工業測試系統有限公司 技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