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論壇會議】4月25至26日,“2017中國(上海)物聯網大會”在上海嘉定舉辦,吸引了超過1500名行業精英和業界。大會的一大亮點是26日舉辦的“霧計算分論壇”,該活動是我國個專門研討霧計算技術的行業盛會。
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在滬召開 霧計算備受矚目
4月25-26日,為期兩天的“2017中國(上海)物聯網大會”在上海嘉定舉辦。本次大會是在中國科學院、工業與信息化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電子學會聯合主辦,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上海嘉定工業開發區管委會和上海物聯網有限公司承辦。大會吸引了超過1500名行業精英和業界。
本次物聯網大會包括25日舉辦的大會主論壇和26日舉辦的8個分論壇。在25日的大會主論壇上,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協副主席王曦院士出席了大會儀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院士出席,并做了名為“物聯網的產業機遇與安全挑戰”的開場主題報告。26日的大會包括霧計算、智能制造及工業4.0、人工智能與智能硬件、物聯網操作系統技術與應用、低功耗廣域網絡、一物一碼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智能汽車與車聯網、傳感技術與應用等8個分論壇。
“2017中國(上海)物聯網大會”的一大亮點是將于26日舉辦的由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中國科學院無線傳感網與通信重點實驗室、上海霧計算實驗室、共同承辦的 “霧計算分論壇”。該活動是我國個專門研討霧計算技術的行業盛會。
霧計算技術是上物聯網領域當前新的技術。有別于云計算,霧計算所采取的架構更分散、更接近網絡邊緣,可利用靠近終端的設備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對于物聯網龐大的信息量傳送至云計算中心時引發的占用帶寬過多或負載過重的情況進行有效的改善。通過將計算、通信、控制和存儲資源與服務,分配給離用戶或數據源近的設備和系統,霧計算可以幫助實現云能力的延伸和拓展,從而提供統一的端到端云+霧平臺、服務和應用。
基于對霧計算廣闊前景的敏銳洞察,ARM、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和普林斯頓大學于2015年11月在北美建立了霧計算產學研聯盟。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是大陸地區個加入霧計算產學研聯盟的單位機構。2017年1月,該所楊旸研究員以上海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身份成功當選為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主席,上海科技大學也由此成為霧計算聯盟大中華區主席單位。4月24日,霧計算產學研聯盟大中華區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將有力加速實現主流物聯網技術與國內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全面開啟與接軌的物聯網產業新生態。同日(24日),中國科學院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上海科技大學正式宣告聯合成立“上海霧計算實驗室”,為世界專門從事霧計算技術研究的機構,旨在打造具有獨特優勢的霧計算研究基地,服務于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此高水平的研究機構成立也標志著我國的霧計算技術研究和產業布局將與同行同步開展,并駕齊驅。
(原標題:2017中國(上海)物聯網大會舉辦 “霧計算”成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