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榮:實施智能制造要打好數字制造基礎
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上出現了振興制造業的三個戰略計劃,美國提出的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包含三大優先突破技術:先進制造的感知控制技術、智能制造的技術平臺、先進材料技術;德國推出工業4.0,強調三大主題: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提出三大核心問題:數字化制造、網絡化制造、智能化制造。這三個計劃都把智能制造作為重要核心內容,可見智能制造的重要性。
很多企業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對于智能制造的內涵,以及它與數字制造的區別仍不是很清楚。簡單而言,數字制造是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主要是用數字技術解決制造的問題。其中數字技術包括數據庫技術、產品建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制造技術則有產品設計、產品加工、產品裝配、制造管理等。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智能技術跟制造技術的融合,是用智能技術來解決制造的問題。
數字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智能制造是數字制造的提升。企業實施智能制造前要打好數字制造這個基礎,在這基礎之上才能真正做好智能制造。
對于智能制造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智能制造技術要與創新設計技術相結合。有的企業在利用智能制造技術大幅度提高產能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產能過剩,企業盲目地擴大生產,反而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我們要呼吁創新設計。與一般設計相比,創新設計強調在新原理、新功能、新機構、新結構、新外觀、新材料或新工藝等一個或多個創新要素方面與原產品有著本質的變化,能夠滿足用戶或市場的新需求。
第二,智能制造技術要和精益生產結合。中國企業大多是粗放型生產,我們推廣智能制造,首先要精益化生產,有了精益化生產,智能化才是有價值的。
第三,智能制造技術要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第四,智能制造技術要與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第五,智能制造技術要與模式識別結合。第六,智能制造技術要與機器人技術結合。第七,智能制造技術要與大數據技術結合。
由此可見,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應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