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轉型升級浪潮中 中小企業如何破局?
籍6月29日~7月1日華南工業自動化展(深圳會展中心)期間,廣東省自動化學會于6月30日上午在舉辦了中國制造2025之中小企業破局高峰沙龍。活動舉辦期間,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等專家學者以及一批關注中國制造2025規劃發展趨向的中小型自動化企業出席本次沙龍活動,并相繼展開討論。
首先是廣東省自動化學會理事長劉奕華先發言,他為廣大與會聽眾剖析廣東省制造業格局,他表示:廣東制造業重點在珠江西岸,廣東省將申請珠江西岸智能制造區的建設,新成立的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落戶順德,將持續關注3C機器人的建設。
東莞理工學院教授電子工程學院院長胡耀華教授分享了東莞理工學院與西門子合作共建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這是西門子與我國高校共建的“智能制造創新中心”,該中心將通過借鑒吸收西門子自動化、數字化工廠技術以及智能制造的研發成果和經驗,研發符合本地產業需求的自主關鍵技術,制定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提供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為各類大中小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智能制造提供技術和咨詢服務,滿足企業的自動化和數字化改造需求,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發展。
作為國內PLC推廣的批人,廣東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劉連生對無人工廠應用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表示,在工業4.0進程中,傳感器沒有實現真正智能,基礎元件不能實現智能化,上層通訊再開放也無法真正實現工業智能化。而目前CPU可以嵌入進傳感器,正推進智能化發展。
深圳華北工控,萊恩科技,江西龍華食品有限公司,普傳科技,鼎智,海頓,顧科,深圳機器人協會,連碩科技,易能電氣,博世力士樂,得意自動化科技等自動化企業及用戶參加了本次沙龍并關于工業自動化等問題參與討論。以下是自動化企業與專家之間的交流對話。
提問:工業4.0的實施對中小企業有困難,小型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購買方案;對于大型企業來講,當拿到解決方案后可進行二次開發,自動化廠商難以與他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盡管很多企業也意識到高度自動化的好處,但是投入與產出比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問題,有時候甚至投入大與產出,關于工業4.0我們應該怎么對待?
回答:無論智能制造還是工業4.0,站在我的角度,我建議企業不要一味追求工業4.0.需求驅動技術的發展,企業的需求在哪里?我們還需要推動底層信息自動化,持續關注單元自動化,只有做好單元自動化才能推進兩化融合的進程。中國制造業能不能真正實現工業4.0,還是看企業的資本能力,例如富士康、華為這樣的大企業在2025年前可達到工業4.0是沒有問題,但是中小型企業無需追求工業4.0,還是要繼續關注基礎自動化需求,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正如我們無需夸大機器人的作用,他只是在自動化產線中起到一個節點的作用,我們要根據現實需求實現產能自動化。
提問:我想了解下AGV技術的發展現狀
回答:現在的AGV導航都是通過磁線之類的固定導航,產線要調整起來會非常困難。SLAM技術則是通過整體空間的自主導航,再加上大數據和物聯技術,可以在廠區內實現智能化物流。
提問:現在我們的智能制造主要是歐美、日本布局的時間比較長,到了國內的企業如何才能企業到他們的水平?
回答:先解決局部的自動化功能,我們要根據國外先進的技術去解決自身實際問題,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是刻意追趕,只有我們解決了自身的問題就是接近理念的時候。
提問:我想了解一下機器人標準
回答:國內的機器人是仿造國外機器人,國外有標準而我們沒有,關于機器人,我們目前有應用標準沒有制造標準。從工信部了解到,國家正在布局機器人標準,籌建國家機器人研發中心,國家技術監督局準備成立機器人技術標委會或自動化集成標委會去規范。如機器人整機方面的相關標準,在座的企業想設定標準也可以聯系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我們有相關的扶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