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看三大運營商怎么說
主持人:在“互聯網+”計劃以及寬帶中國戰略提出以后,各家都是在互聯網布局,我們的腳步也在逐漸加快,你們認為互聯網對于我們運營商業務發展帶來哪些促進?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創新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力:“隨著互聯網和傳統運營商業務更進一步結合,隨著互聯網進入到人們的生活、生產制造的方方面面,能給運營商帶來更廣闊的一些發展機遇。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
1、互聯網的發展未來一定會對運營商提供更廣泛的信息通信的基礎設施,也給我們更多的基礎。比如更廣泛覆蓋的移動互聯網、更寬帶高速有線的互聯網,萬物互聯也會要求時間更短、功耗更小的要求,也會給運營商帶來更好的收入和業務發展空間。
2、互聯網的發展會要求運營商更多提供一些關鍵的核心能力,運營商包括在大網的定位、基于運營商賬單的支付能力、數據能力方面有很多獨特的資源優勢,把這些資源優勢怎么樣更加互聯網化的方式開放出來,能夠同互聯網公司去合作,這也是會促進運營商互聯網化的轉型,比如中國電信綜合平臺依托運營商特色能力提供之后,會為眾多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支持。
3、對運營商自身業務轉型、業務收入的增長都會帶來新的機遇,比如在行業互聯網方面,運營商同傳統的行業的結合,推出一些行業創新,比如在醫療、教育、政務方面,運營商有一些傳統的資源優勢,在公眾互聯網領域,運營商也可以跟眾多互聯網公司合作,把我們網絡上特色的能力,大網的一些能力,共同開放出一些更好用、更安全的互聯網產品,也會有助于運營商收入方面的提升。”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市場經營部副總經理王紅宇表示,“從我實際體驗來說,可能根本的是促動了運營商底層的動蕩。大家都知道互聯網的到來給運營商帶來更多的是挑戰,其實整個運營商長期基于網絡經營所帶來豐厚的收入,讓很多各層都感覺不到外界的動蕩。所以當我們發現OTT業務到來的時候,有的措手不及。我個人覺得互聯網的到來給運營商底層的促動就是動能的調動,正因為動能被調動,我們才會去思考我們網絡哪些能力可以開放出來,正因為我們動能被調動,我們才會思考我們的組織架構是否需要革新,正因為我們的底層能力被調動起來,我們才會把我們的眼光關注到各行各業,才會有更多商業模式的創新,才會有更多戰略合作的產生。”
中國聯通集團集團客戶部副總經理方剛表示,“1、互聯網首先促進了我們自己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務水平的提高。舉兩個小的例子。
例1:我們自己開發的藍信,我們企業即時通訊的工具,對我們這幾年內部溝通起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所在的集團客戶部已經離不開這個通訊的工具和協同辦公的工具。近這個產品也通過國家安全認證,現在政府、大型國有企業都非常感興趣,都在應用,這是對我們管理業務的促進。
例2:運營商的賬單一般都是下個月查上個月的,而在通信過程中,上網流量,用戶總是說偷了我的流量,我的流量沒用那么多,這種投訴非常多。聯通用了云計算的技術,使用戶可以實時查詢上網記錄,只有通過云計算的技術才能夠實現這樣大量數據的及時的收集和查詢,促進了我們服務水平的提高。現在用戶打客服電話和短信查詢,減少上網用戶的糾紛。
這是促進了我們自己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務水平的提高。
2、互聯網發展實際上促進了我們業務的發展。記得我們在3G剛剛開始部署時,做了一個重要的工作,有一個應用叫“應用加油站”,就是在營業廳里面一面墻上有大量的二維碼,幫助用戶下載應用,因為我們網絡建了,上面沒有車跑,就希望普及用戶去下載更多的應用。這幾年互聯網的發展再也不需要做這個工作了,用戶的應用已經有了,應用和我們網絡的帶寬是互相促進,火借風勢,風助火威。”
主持人:當下,國家大力推動網絡降費提速,用戶方面感覺體驗沒有變化,可運營商確實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中國電信如何看待未來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推動盡快的讓每一位用戶真正體驗到一個良好的提速降費的效果?
陳力:“確實是一個比較現實、客觀的問題,去年云在提速降費上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中國電信去年整個提速效果增長了130%多,在這方面資費的下降,減收方面超過104億,在有線寬帶方面,隨著整個光纖入戶,隨著整個速率的提升,平均速率從2015年底比2014年提升1.5倍多,力爭到今年提升到戶均35M,每M單價實際上下降了1倍多,原來平均4.9元多,不到5元,這是2014年底的數字,2015年底也就2元出頭。
隨著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加大提速降費工作,也會注重提升用戶對這方面的感知,一是在寬帶方面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光纖的改造,進入光纖的直接入戶,提升100M和50M速率的用戶占比達到一半以上,平均速率希望能夠在年底提升到35M。在無線方面,在全國范圍內300多個城市大力推進4G+,會把無線峰值速率從150M提升到300M,相對來說在今天這樣一個場合很多人同時去用,今天大家感覺到慢,因為無線資源畢竟有限,隨著載波聚合更多提供出來,用戶也會感到速率的提升。同時加上用戶感知方面,我們會在渠道的銷售,包括政策的引導,提速的客戶服務提醒,包括一些動態速度測速的工具方面,加強用戶對提速方面的價值。”
主持人:如今的提速降費大背景的推動下,中國聯通方面擁有什么樣的潛力呢?
王紅宇:“其實機會真的很多,這幾年在OTT方面,三大運營商做了很多努力,OTT本身是在整個運營商搭建平臺之上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服務,這個服務是越多越好,其實對于運營商來說我們是積極鼓勵這樣一些應用和服務來產生的,因為他們更貼近市場、更貼近用戶需求。對運營商本身來說,一方面搭建這個平臺,鼓勵更多社會上的人去產生更多的用戶所需要的服務,另一方面運營商本身也在努力去利用網絡資源,比如運營商一直努力做融合通信方面,其實區別于直接OTT,稍微要沉下來一些,因為不需要去加好友,直接可以傳文本文件、圖片文件,包括長的視頻文件等等,這種體驗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地方,以往微信需要我加好友,建立一個好友的關系才能給你發,但是RCI提供了一種機會,只要知道你的電話號碼,經常是我只要留一個電話號碼就可以通信了,這種通信下一步我們發短信、發彩信不能跳來跳去,而且我們可以直接去發長的文件,各種視頻都是可以的,稍微有一些不一樣,這就是整個運營商界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情。中國移動在這方面,在原來飛信基礎上,正在公測階段的飛信,我們增加了群聊、發紅包等,用非標的載體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在微信這么普及情況下,未來這個市場會變大。畢竟好友關系是有限的,而我們很多以往存了電話號碼,可能有的人愿意跟你有關系,有人不愿意,你給他發關系,還不是一定要建立在好友關系基礎之上的,這種通信需求就可以用ICS實現,運營商整個漫游、互聯都是在標準上支持的,這是運營商在做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