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儀器裝備前沿交叉論壇在甬江實驗室舉行。
來自全國各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近百人齊聚一堂,共同謀劃智能儀器裝備技術跨學科融合與創新,推動新材料、先進制造、生命科學等領域創新發展。論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指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甬江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主辦。
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徐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儉,甬江實驗室主任崔平,東北石油大學校長董宏麗,中北大學副校長劉俊,山東科技大學副校長董海榮,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喬俊飛,河北科技大學副校長華長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秘書長張莉,科技導報社社長史永超,以及領域內知名專家學者等參會。
開幕式上,寧波市委常委、副市長徐巖表示,當前,智能儀器裝備正邁向“多學科融合、跨領域協同”的新階段。本次論壇聚焦前沿交叉領域,既探討航空航天、微納制造、光學應用等尖端技術,也關注醫療健康、新能源技術等應用場景,這與寧波“打造全域高水平創新型城市”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分享真知灼見,碰撞出思想火花,為寧波的智能儀器裝備產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把脈指路、建設助力。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王巍表示,本次論壇聚焦智能儀器裝備的前沿交叉領域,充分展現了科技創新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戰略方向。作為論壇的發起方,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將持續打造這一品牌活動,使其成為推動多學科深度交叉創新的重要平臺。希望論壇充分發揮紐帶作用,促進儀器儀表科學與相關領域的協同創新,促進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加強學會與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深化產學研用的融合,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提供有力支撐,為我國智能儀器裝備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劉克在致辭中表示,基金委希望各位專家在執行儀器項目時注重原創性和探索性,通過原理或關鍵技術突破,研發出一體化、可復用、易操作的新儀器設備,并充分使用和共享,共同為我國科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儉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智能儀器裝備作為關鍵技術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哈工大愿與在座各位專家學者、業界同仁一道,共同推動儀器科學與技術的創新發展,努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端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甬江實驗室主任崔平對專家學者的到來致以熱烈歡迎。她表示,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是甬江實驗室布局的主要領域方向。為推動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高水平創新,甬江實驗室積極開展智能儀器裝備與新材料、智能制造的交叉融合,布局啟動了一批先進智能儀器裝備的研究計劃與項目。本次論壇在甬江實驗室舉辦,有力推動了實驗室智能儀器裝備領域發展。未來,我們將與各位專家學者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智能儀器裝備領域的創新與突破。
在論壇報告環節,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17位專家學者,圍繞智能制造背景下儀器裝備的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技術進展。
會后,論壇嘉賓參觀了甬江實驗室智能控制與系統研究中心、信息材料與微納器件制備平臺,與實驗室相關科研人員深入交流,實地了解甬江實驗室前沿交叉融合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科技服務情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