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智能駕駛、工業4.0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磁傳感器作為關鍵感知元件,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動下,磁傳感器行業熱度顯著升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加碼布局,競逐這一充滿潛力的賽道。
4月15日,在2025年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Allegro MicroSystems,Inc.(以下簡稱“Allegro”)就展示了其最新推出的五款重磅產品,包括 ACS37035 和 ACS37630 電流傳感器,A89347汽車級風扇驅動器芯片,以及XtremeSense™TMR電流傳感器芯片CT4022和CT4032,以持續夯實其市場競爭力。
繼續強化汽車領域實力
據Yole《2024 Magnetic Sensor report》顯示,在磁傳感器領域,Alegro以23%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服務于全球超50家汽車OEM廠商。
據蓋世汽車了解,Allegro有約73%收入來自汽車市場(如電動車電機控制、ADAS系統),21%來自工業領域(如工廠自動化),其余為消費電子和通信。
換句話說,汽車市場是Allegro旗下產品的關鍵應用市場。而從此次Allegro新推的產品來看,也確實都與汽車領域相關。
比如ACS37035電流傳感器芯片,據介紹,該芯片具有1 MHz帶寬和0.45µs的典型響應時間,可在快速控制回路中精確測量高頻電流。其差分傳感功能與4 mA/Gauss的共模抑制比(CMRR)相結合,提供對外部磁場的高抗擾性,即使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確保精確測量。該傳感器在溫度范圍內具有±3%的靈敏度誤差和±15 mV的最大失調電壓,可盡最大限度地減少誤差并提高系統性能。這種高精度和抗噪性可實現更嚴格的控制回路,從而提高電機效率、降低功耗并實現更平穩的運行。
Allegro全球營銷和應用副總裁Ram Sathappan表示,該芯片非常適合各種電動汽車電能轉換應用。
再比如ACS37630電流傳感器芯片,該芯片專為U形磁芯電流傳感應用(如xEV牽引逆變器和電池管理系統)而設計,提供高帶寬(高達250 kHz)和快速模擬輸出,以及1.6µs的典型響應時間。其垂直霍爾技術能夠感測平行于封裝表面的磁場,非常適合與U形磁鐵進行系統集成。這種非接觸式、非侵入式電流傳感解決方案無需C形磁鐵,從而簡化了組裝并降低了系統復雜性。
據Ram Sathappan介紹,該產品簡化的設計和高精度降低了電流傳感系統的設計和制造復雜性,同時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系統可靠性。
Allegro還推出了A89347風扇驅動器芯片,作為一款汽車級、無傳感器正弦三相BLDC驅動器芯片,它適用于電動汽車座椅和電池冷卻風扇。它提供集成的閉環速度控制,可盡最大限度地減少振動和可聞噪聲。
它還可通過EEPROM配置的可定制速度曲線允許在各種風扇應用中定制性能,且具有壓擺率控制、鎖定檢測和低功耗待機模式,電流消耗僅為10µA。靈活的控制有助于實現更安靜、更高效的風扇運行,而更低的功耗可延長電池壽命。
Ram Sathappan表示,該產品是Allegro根據中國客戶需求進行優化的產品,以更多地滿足中國客戶對于整個系統設計簡單以及成本優化的訴求。
據他透露,ACS37035和ACS37630現已上市,A89347將于今年夏季上市。
將產品能力擴展到更多領域
正如前文所說,Allegro并不僅僅聚焦于汽車市場。
事實上,前述ACS37035 和 ACS37630 兩款產品不僅可用于汽車領域,還能夠為機器人、工業電機等高要求應用場景提供精準電機控制。
而除此之外,Allegro推出的XtremeSense™TMR電流傳感器芯片CT4022和CT4032也適用于多元應用場景。
據悉,CT4022和CT4032通過測量流經集成導體的電流并抑制來自外部雜散磁場的干擾來擴展Allegro的高精度XtremeSense™TMR電流傳感產品組合。這些傳感器芯片專為清潔能源系統量身定制,在這些系統中,最大程度地提高功率轉換效率至關重要。集成的電氣隔離可在高達1000V的應用中實現低端、高端或在線電流傳感。
CT4022和CT4032的產品特性和優勢主要包括:低噪聲,輸出噪聲為5mA RMS,即使在輕負載下也能使功率轉換系統高效運行;在嚴苛環境中實現穩健的性能,具有抗雜散磁場干擾能力,可抑制外部磁場對測量的影響;集成隔離,集成的電氣隔離消除了系統中對隔離電源組件的需求。
Allegro電流傳感器業務線總監Matt Hein表示,“與之前的TMR解決方案相比,其將均方根(RMS)噪聲降低了50%;與基于霍爾效應的集成導體解決方案相比,降低了75%。即使在輕負載運行時,也能實現高效的功率轉換,從而為熱泵和太陽能逆變器以及最新一代電動汽車充電器帶來卓越的性能。”
Ram Sathappan指出,Allegro的相關產品除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領先全球之外,在清潔能源領域也同樣領先全球,“基于在電動汽車領域的一些相關經驗與方案,我們發現清潔能源對于整個能量轉化的需求跟電動汽車是很相似的,所以我們把汽車上的一些產品,根據清潔能源的相關需求進行優化之后,同樣可以滿足中國清潔能源相關客戶對于功率轉換系統更高效運行以及更高安全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