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伏巨頭特變電工(600089.SH)發布一則重磅公告,擬對兩家控股公司增資合計約6億元,以推進3GW新能源電站項目建設。此舉表明公司正加速布局新能源領域,其產業協同發展水平將顯著提高。
兩大項目合計總投資101.51億
根據公告,特變電工擬通過控股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受讓昌吉州盛裕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簡稱“盛裕公司”)及昌吉州盛鼎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簡稱“盛鼎公司”)部分股權,并對兩家公司合計增資約6億元,分別投資建設準東1GW光伏及配套儲能項目和準東2GW風電及配套儲能項目(合稱為準東3GW新能源項目)。
增資完成后,新特硅基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池能源及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分別持有這兩家公司40%、40%和20%的股權。
此舉標志著特變電工在光伏電站開發領域的投資步伐進一步加快,其新能源業務版圖持續擴大。
在項目投資上,準東1GW光儲項目總投資34.95億元,資本金10.49億元,目前完成約20%工程量,預計2025年底并網;準東2GW風儲項目總投資66.56億元,資本金19.40億元,目前正辦理前期手續和招投標,預計2026年底并網。兩大項目合計總投資高達101.51億元。
目前上述兩個項目尚未通過發電獲得營收,上述項目80%的資本金將由新特硅基和新能源公司增資解決,其余20%將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出資。
資料顯示,特變電工成立于1993年,是中國輸變電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業務涵蓋輸變電設備、新能源(光伏、風電)、新材料(多晶硅)及能源(煤炭、電力)四大板塊。公司旗下擁有特變電工(股票代碼600089)、新疆眾和(股票代碼600888)、新特能源(股票代碼HK1799)三家上市公司,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業務布局。
公司在中國擁有15個制造業工業園,海外建有2個基地,變壓器年產量達2.6億千伏安,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總量排名全球第一。
近年來,特變電工通過“產業協同”戰略,持續擴大新能源業務比重。公司在2023年已實現并網發電的風能、光伏運營電站裝機約3.41GW;公司逆變器產品已形成規模化出口,2023年輸變電及逆變器等產品國際簽約額超7億美元,業務輻射國內大多數省份及東南亞、中東、歐洲等海外市場。
截至2024年底,特變電工的多晶硅總產能為30萬噸/年,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其逆變器產能為50GW光伏逆變器和10GW儲能逆變器,光伏EPC總量為近30GW???。
其中,多晶硅產能主要分布于烏魯木齊、昌吉準東和包頭三地,其中烏魯木齊10萬噸項目投產,包頭20萬噸項目一期10萬噸投產,昌吉準東20萬噸一期10萬噸投產?。
此外,特變電工在儲能領域聚焦“風光儲一體化”布局,除了近期投資的準東3GW新能源項目以外,在2024年建設的巴州祁曼風區1GW風電項目也包含儲能配套,進一步強化其在儲能領域的競爭力。
2024年巨額預盈39億~43億元
業績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總收入723.41億元,同比小幅下降1.79%;歸母凈利潤42.9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54.17%。
根據其最新年報預告,特變電工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億至43億元,同比下滑59.81%至63.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預計在36億至41億元,同比降幅達到60.58%至65.38%。雖然其業績同比下滑,但也是為數不多實現巨額盈利的光伏企業。
關于業績預減的原因,特變電工稱主要是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公司多晶硅業務出現較大虧損;煤炭銷售價格下跌,煤炭業務盈利下降;以及計提了多晶硅及副產品相關擬處置的報廢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和自營光伏電站相關資產組的減值準備。
在產能規劃方面,特變電工多晶硅現有年產能已超30萬噸,并計劃在2024年通過技術改造優化成本結構,以期擴大市場。截至2023年累計裝機已達2.19GW,預計到2025年,隨著準東3GW項目的投產,總裝機規模將超過5GW。同時,公司的儲能系統裝機規模預計將隨新能源項目同步增長。
此外,特變電工還計劃未來三年新增5GW以上的清潔能源裝機,以鞏固其在國內EPC領域的龍頭地位。
總之,特變電工通過垂直整合多項新能源業務,打造了集制造、開發、運營于一體的新能源生態。其多晶硅成本優勢與EPC模式的高效執行力,使公司在全球能源轉型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公司產業鏈協同水平持續提升,將推動公司的業績進一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