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達”)發布公告稱,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與新時達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新時達創始人紀德法、劉麗萍夫婦及其女兒紀翌(2016年5月起擔任新時達董事長)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委托協議》,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海爾集團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新時達股票自2025年2月17日開市起復牌交易。同日,海爾集團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文確認了這一消息。
而在此前的2月9日,新時達發布了關于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宣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正在籌劃公司控制權轉讓事宜,且公司股票自2月10日開市起停牌。
這也意味著,在經歷了一周的股票停牌之后,國內工業自動化與
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時達正式迎來了新的實際控制人——海爾集團。而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則成為新時達的控股股東。實際上,此次海爾集團戰略入股新時達,符合雙方各自的利益。一方面,新時達近年來虧損嚴重,通過引入戰略股東海爾集團,有望改善自身的經營困境;另一方面,海爾集團入主新時達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也有利于加快自身在工業自動化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業務布局,從而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受海爾集團入主的利好消息影響,新時達在2月17日復牌首日即漲停,股價為每股11.17元。
海爾集團入主新時達迎來新的實控人
據介紹,在新時達宣布籌劃重大事項并股票停牌之后,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于2月14日與新時達原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紀德法、劉麗萍、紀翌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表決權委托協議》和《一致致行動協議》。
協議約定,紀德法、劉麗萍和紀翌分別將其持有的新時達無限售流通股29,652,066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4.47%)、無限售流通股27,685,828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4.18%)和無限售流通股8,968,235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35%),依法轉讓給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同時,紀德法、劉麗萍、紀翌不可撤銷地將轉讓完成后的剩余所持全部股份(共計127,583,569股股份,占新時達股份總數的19.24%)所享有的上市公司表決權委托給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與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達成一致行動關系。
本次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及一致行動安排完成后,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將成為新時達的控股股東,擁有新時達10%股份及19.24%的表決權;海爾集團公司將成為新時達的實際控制人。
此外,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還擬認購新時達向特定對象發行的152,504,097股股票。完成后,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18,810,226股股份,占新時達發行后總股本的26.83%。
新時達“賣身”,持續虧損下的破局之舉
實際上,新時達此次“賣身”給海爾集團,主要原因是其近年來陷入持續虧損,亟需改善自身所面臨的經營困境。引入海爾集團作為新的實際控制人,將有望幫助新時達走出虧損泥潭。
新時達創建于1995年,是國內工業自動化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企業。縱觀新時達的發展歷程,其最初專注于電梯業務,主要從事電梯控制系統與電梯變頻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電梯整機廠商提供整體化的產品解決方案,并逐漸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電梯控制系統配套供應商。2010年,新時達成功在深交所A股上市。
上市之后,新時達敏銳捕捉發展機遇,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發揮自身的運動控制技術優勢,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工業機器人領域,并于2012年推出了首款工業機器人。此后,新時達在專注電梯控制業務的同時,也持續加大在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布局,不僅成立了上海新時達機器人有限公司,也通過收購深圳眾為興、上海會通自動化、上海曉奧和杭州之山智控等公司,形成了從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機器人本體以及系統集成的完善布局,成為國內工業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領域的頭部企業。
目前,新時達已形成了電梯控制產品及系統、機器人產品及系統、控制與驅動產品及系統三大核心業務,產品涵蓋智慧電梯、伺服驅動、變頻調速、機器人和工業控制器等,能夠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綜合解決方案。
然而,在新時達快速崛起,一路高歌猛進躋身行業頭部陣營的背后,其經營狀況卻急轉直下,近年來陷入了持續虧損的困境。
公開數據顯示,新時達在2021至2023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79億元、-10.57億元和-1.5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約16億元。
進入2024年,新時達的虧損仍在持續。2024年上半年,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18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1.24億元,同比減少115.11%。而根據新時達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其預計將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1.85億元至3.67億元。
此次,新時達引入海爾集團作為新的實際控制人,是持續虧損下的破局之舉。對新時達而言,海爾集團資金和資源的注入,有助于新時達緩解持續虧損的經營困境,幫助其化解經濟危機。同時,也有助于新時達加大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投入,并有望借助海爾的管理經驗、品牌影響力、全球化渠道和完善的產業生態布局,優化市場策略和產品服務,提升盈利能力。
戰略入股新時達,海爾加快智能制造領域布局
對海爾集團而言,通過入主新時達成為其實際控制人,則是其加大智能制造領域業務布局的戰略需要。這有助于海爾整合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資源,豐富自身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完善在智能制造產業鏈的布局,尤其是強化在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的業務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海爾從傳統的家電企業向“智慧生活+智能制造”雙輪驅動的科技企業轉型。
在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的浪潮之下,海爾基于自身40年的智造經驗,打造了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大規模定制為核心、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聚焦“一米寬,百米深”,構建了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立體化賦能新范式,賦能家電、汽車、電子、化工等15個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累計服務16萬家企業,并連續6年位居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榜首。
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下深入拓展工業自動化控制與工業機器人領域,已成為重要趨勢。通過布局工業自動化控制與機器人,可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底層工業控制平臺和工業機器人的無縫銜接,以及對工業自動化設備及機器人的狀態監控、故障診斷和智能調度等,為優化生產奠定基礎。而且,此前已有寶信軟件控股圖靈機器人的先例。通過入主新時達,為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向下深入布局自動化領域提供了捷徑。
目前,在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新時達已擁有多軸同步、總線控制、平臺化控制、多機協同、免調試、自適應等自有核心技術,能夠提供包括從伺服驅動、運動控制到集成化的應用,從單機自動化到智能制造的多層次解決方案,可為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等上下游客戶提供智能制造生態化服務。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新時達已形成從機器人控制系統到本體制造再到系統集成的完善布局。其中,在機器人控制系統方面,新時達是國內第一家實現“機器人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完全自主化設計、生產的機器人公司。而且,旗下眾為興作為國內首家完成“驅控一體”產品研發并應用于機器人控制的企業,擁有控制器、算法、本體、視覺、應用五大核心技術。其革命性的“驅控一體”機器人控制器產品,變革了控制器的底層架構。時至今日,其控制思想依然處于行業領先位置。
在工業機器人本體制造方面,新時達的本體產品已涵蓋多關節型機器人、SCARA機器人、半導體機器人等多個品類,廣泛應用于3C、半導體、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白電、包裝、食品飲料、醫藥、金屬加工等各個行業。根據MIR睿工業的研究數據,2023年新時達的工業機器人產品銷量位列國產第四,全球第十二;眾為興的SCARA機器人位列四軸機器人國產第二,全球第四。
而且,新時達機器人也是首批入選符合工信部《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的本體制造企業之一。入選該名單的企業需要具備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完善的生產體系、可靠的產品質量及良好的市場與服務表現,符合行業高標準要求。這表明,新時達機器人憑借卓越的技術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從眾多本體制造商中脫穎而出。
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新時達全資子公司上海曉奧是上海市首批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涵蓋汽車及零部件產線、工程機械、航空工裝三大業務板塊,能夠根據客戶的特定需求和業務場景,提供個性化、量身定制的系統集成方案。
而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控制與機器人領域的實力與完善布局,將有望與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產生協同效應。海爾能夠利用新時達技術實力和客戶資源,開拓工業自動化市場,進而鞏固自身在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和領先地位。
據海爾集團介紹,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爾將與新時達共享全球供應鏈、數字化營銷、精益管理、品牌資源等各項能力,加速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實現行業引領。同時,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具備的大數據、大連接、大模型的能力將與新時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豐富的產品和技術形成深度融合,雙方協同發力,將為千行百業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工業4.0的引領者。
總的來說,海爾集團入主新時達成為新的實際控制人,對雙方而言都是利好的選擇。對于新時達,有望幫助其擺脫持續虧損的經營困境;對于海爾,則能加快自身在工業自動化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不過,雙方的整合也存在不小的風險和挑戰,例如新時達仍在持續虧損,可能拖累海爾的短期業績;機器人的商業化需要長期投入,未來市場環境和市場競爭態勢存在不確定性;雙方在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方面差異需要克服和解決等。未來雙方的整合與協同效應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