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儲能市場爭奪戰正如火如荼。
比亞迪拿下中東最大儲能訂單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日,沙特電力公司宣布授予一系列電池儲能系統(BESS)項目合同,總裝機容量達 2.5GW/12.5GWh,分布于沙特全國多個地點。
中標的企業是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比亞迪將負責電池系統的設計、供應、安裝監督、測試與調試以及后續維護。
比亞迪中標的項目涵蓋沙特以下五大區域,中標總容量2.5GW/12.5GWh,儲能項目分布情況如下:
利雅得(Riyadh):500MW/2.5GWh
凱蘇瑪(Qaisumah):500MW/2.5GWh
達瓦米(Dawadmi):500MW/2.5GWh
焦夫(Al Jouf):500MW/2.5GWh
拉比格(Rabigh):500MW/2.5GWh
12.5GWh是什么概念?12.5GWh=12500000KWh,也就是1250萬度電。按一度電500元計,該訂單價值62億元。
值的一提的是,此前比亞迪已中標沙特SEC首期2GWh項目。也就是說,比亞迪拿下了沙特SEC項目的訂單額達14.5GWh。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2024年7月,陽光電源宣布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高達7.8GWh,擁有三個站點,分別位于沙特的Najran、Madaya和Khamis Mushait地區,預計2024年開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網運行。
該項目的核心部件——高性能儲能電芯,由中創新航自主研發并提供最新產品,也因此,中創新航拿下了這個全球最大儲能項目的7.8GWh電芯訂單。
如今,比亞迪合計14.5GWh的訂單,遠超去年7月陽光電源中標的SEC二期7.8GWh訂單額度,成為沙特市場乃至中東市場的“訂單王”!
中東儲能“大戰”開啟
中東位于亞、歐、非三塊大陸中間,是全球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
近年受內部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和對外維持能源樞紐的雙重因素驅動,中東地區擺脫單一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意愿愈發強烈。
沙特于2016年提出“2030遠景”并多次拔高上限,最新規劃為從2024年起每年招標20GW可再生能源項目,到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130GW;
阿聯酋于2017年發布“2050年能源戰略”,旨在到2050年將清潔能源在國家能源結構中的比重提高到50%;
約旦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提高到31%……
因此,中東儲能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例如預計沙特2030年將累計建設130GW的光伏電站與60-80GWh的新型儲能項目。
這也是為何比亞迪儲能等我國儲能企業會扎堆涌入中東儲能市場的原因。
有消息稱,中東地區另一超級儲能項目——阿聯酋阿布扎比2.4GW/20GWh數據中心配儲項目,首期10GWh標段或被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兩家企業瓜分。
此外,除了上述提及的比亞迪、陽光電源、寧德時代、中創新航之外,華為、海辰儲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三暉電氣、派能科技、固德威、錦浪科技等我國儲能企業都切入了中東市場。
海辰儲能直接在中東投資建廠:2024年10月,海辰儲能牽手沙特本土企業Nabilah AlTunisi,成立合資公司 Hithium MANAT,計劃在當地建立年產能高達5GWh的電池儲能系統工廠……
關于比亞迪儲能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早前就提出了比亞迪的三大綠色夢想,即太陽能電站、儲能電站和電動汽車。
儲能業務是比亞迪最重要的戰略業務之一。據弗迪官方信息,弗迪儲能電池增速已經超過比亞迪汽車銷量增速。
儲能布局方面,比亞迪在儲能領域實現了電池電芯、BMS ( 電池管理系統 ) 、EMS ( 能量管理系統 ) 、PCS ( 儲能變流器 ) 等全業務制造領域覆蓋。從電芯到 PCS、BMS 等核心部件基本為自主研發生產。
產能建設方面,去年 6 月比亞迪全球研發中心和儲能產業園項目已在深圳市龍崗區開工建設。其中儲能產業園項目擬投資 20 億元,規劃產能為 20GWh。
產品方面,比亞迪已于2023年推出全新一代魔方系統 MC Cube-T,擁有 6.432MWh 容量,現已開始交付。其單電芯、單魔方能量相比上代提升最高 11%,單系統能量相比上代提升最高 35.8%。新一代魔方系統采用緊湊型設計,占地面積小,其典型布局單元等效占地面積相比前代減少最高 24.7%。
總的來說,目前比亞迪汽車工業在儲能行業已有17年以上運行經驗積累,超75GWh的商業運營經驗,為國內外超360個項目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儲能產品遠銷全球11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