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3日收盤,尚太科技(001301)報收60.38元/股,下跌4.73%,總市值157.57億元。
消息面上,1月10日晚間,尚太科技發布了多則公告,涉及項目減產、募資等。
120億項目生變
根據公告,在2022年11月,尚太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山西尚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山西尚太”),與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人民政府簽署了《投資協議書》,原計劃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投資金額約為120億元。然而,由于項目土地條件和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該項目未能實際推進。
但是,該項目部分土地曾為原煤礦坑土地,政府進行土地平整投資耗費巨大,存在一定客觀困難,故未實際進行建設推進。
因原項目土地條件、市場競爭環境等發生變化,尚太科技決定對項目建設內容、投資金額等進行調整:調整擬建設土地范圍,選擇具備平整及生產基地建設條件進行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約人民幣40億元,占地約1000畝。
也就是說,項目原定產能規劃從30萬噸調整至20萬噸,投資總額從120億元降至40億元。
對此,尚太科技稱,本次項目調整是在充分考慮下游主要客戶需求變動,經充分市場調研基礎之上擬實施的項目調整。
據悉,山西尚太將在本項目取得土地使用權后6個月內開工建設,項目最長工期不超過18個月。
擬募資25億元
另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公告,尚太科技本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期限為自發行之日起六年。
尚太科技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含),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該項目擬建設地點為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實施主體為山西尚太,項目總投資為39.94億元,計劃建設期為18個月。
由此來看,本次募資資金將用于前述剛剛官宣調整的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關于尚太科技
尚太科技成立于2008年9月,2022年12月28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最初尚太科技是通過為頭部負極企業代工石墨化起家,于2018年逐漸將業務拓展至負極材料領域,并成功實現在大客戶端的放量。
自2022年開始,尚太科技負極材料業務規模持續快速增長,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目前其已進入如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國軒高科、蜂巢能源、欣旺達、遠景動力、瑞浦蘭鈞等知名鋰離子電池廠商的供應鏈。
其中,寧德時代不僅為大客戶,還通過長江晨道持有尚太科技10.45%股權。不過在去年9月,尚太科技公告,長江晨道、招銀朗曜及其一致行動人招銀叁號將合計減持不超過4,566,823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不超過1.75%)。
值得指出的是,石墨化技術是尚太科技獨特的領先優勢。招商證券去年10月的研報指出,石墨化成本為負極成本控制的核心,成本占比達40%。尚太科技開創石墨化前置焙燒工序,通過提升單爐裝爐量、降低耗電量、自研造粒釜設備等多個維度實現降本,綜合石墨化成本較同行具有2000-3000元/噸優勢。
因此,2018年-2023年,尚太科技負極業務毛利率較其他部分負極上市公司普遍領先5-10個百分點,2022年毛利率差值更是達到18.66個百分點。而從單噸盈利上看,2023年起,開始領先全行業,2023年H2至2024年,在負極材料價格大幅下跌的大背景下,其他大部分負極廠商陸續經歷了庫存減值帶來的虧損,而尚太仍就維持較強的盈利能力,主要系公司在石墨化成本控制力領先行業。
2024年前三季度,尚太科技負極材料產品銷售數量達14.8萬噸,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銷售量,同比增長超過55%。根據鑫欏鋰電,2024年1-10 月,尚太科技負極出貨量排名行業第四。
業績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20億元,同比增長14.16%;歸母凈利潤5.78億元,同比增長1.72%;扣非歸母凈利潤5.71億元,同比增長3.69%。
產能方面,根據尚太科技董秘李龍俠在2024年11月的采訪信息,2023年底尚太科技負極材料產能24萬噸/年,預計北蘇二期年產10萬噸產能將于2024年底逐步投產,屆時公司負極材料產能將達34萬噸/年。
此外,去年10月,尚太科技還宣布,將在馬來西亞投資約1.54億美元建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