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瓜州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深化棉花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建設優質、高效機采棉示范基地,持續推進棉花品種良種化、種植規模化和標準化、日常管理精簡化、生產全程機械化,為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仲冬時節,在南岔鎮八工村機采棉種植智能化示范基地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對新安裝的苗情監控進行激活測試。該基地采用全程智能化田間管理模式,目前已經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明年春耕春播前智能化配套設施將全部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5套、智能電動球閥245套、殺蟲燈30個已全部安裝到位,四情監測系統已完成入網工作,配套完成14套苗情監控、5組閥門管控網關的安裝。”瓜州縣慧耕節水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秦曉緯說。
該項目可對2000畝高標準農田區域進行智能化管理維護,幫助農戶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作物、肥料等進行精準控制和管理,從而實現棉花生產的高效、高產、高質。項目建成后,將補齊南岔鎮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升耕地種植質量、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基地將全面開展棉花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真正實現棉花‘耕種管收’等全環節機械化率100%,棉花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100%,平均產量提高10%,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減少15%以上的質效,為后續智慧農場項目的推廣夯實基礎。”瓜州縣南岔鎮副鎮長馮廷輝說。
南岔鎮棉田“智慧化”只是瓜州縣大力推進智慧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瓜州縣借助棉花大縣獎勵項目,實施優質機采棉替代示范工程,在瓜州鎮頭工村、西湖鎮北溝村建成機采棉新品種引進示范小區2個,建成千畝機采棉示范基地2個。引進豐產、優質、多抗、耐旱性好、適應性強的引進17個棉花新品種,完成“寬早優”標準化植棉等3個機采棉新模式種植示范。并利用遙感、云平臺、5G、機器人、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瓜州棉花產業大數據服務平臺,為棉花產業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2024年瓜州縣種植棉花27萬畝,其中機采棉種植面積15萬畝。下一步,瓜州縣將繼續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大對棉花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讓更多的農戶看到智能化種植帶來的實際收益,激發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以棉花產業為突破口,逐步將智能化種植模式推廣到其他農作物領域,致力實現瓜州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瓜州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忠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