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博世科(300422.SZ)公告稱,為加快公司產業轉型升級,結合戰略發展規劃,公司與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擬簽訂《投資框架協議》,雙方將在“12萬噸/年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開展合作。
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4.9億元,本項目建成投產后,將以安徽省為核心,輻射長三角地區,加快公司在新能源廢舊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領域的布局。
該項目占地約240畝,項目總處理規模為12萬噸/年鋰電池資源化綜合利用生產線,其中原料包括廢舊鋰電池電芯/卷芯及正極片廢料、鎳鈷中間體(MHP)等。
同時,公告指出,本次對外投資由寧國市市屬國有公司先行投資建設,后期再由博世科設立的項目公司回購。此協議為意向性協議,為雙方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的依據,具體投資內容、投資金額、合作方式、經濟指標及政策優惠等以正式簽訂的項目投資合同為準。
資料顯示,博世科主營環境綜合治理、專業技術服務及運營服務等業務。近年來,博世科入局新能源動力電池回收、大修渣處置資源化利用等業務板塊,以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去年博世科剛剛完成對公司控制權的變更。2023年5月24日,寧國市國有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國國控”)通過受讓廣州環投持有的博世科5219.8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34%),疊加受托后者持有的上市公司9915.59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9.64%)表決權,成為博世科新任控股股東,累計持有29.98%股份表決權。
本次交易完成后,博世科的實際控制人將由廣州市人民政府變更為寧國市國資委。
在寧國國控入主博世科9個月后,今年2月22日,博世科宣布,擬向大股東定增募資不超6.5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本次定增由控股股東寧國國控全額認購。
值得注意的是,寧國國控的“輸血”入股是有條件的的。據媒體報道,博世科創始團隊王雙飛、宋海農、楊崎峰、許開紹曾做出業績承諾:上市公司2023年-2025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5000萬元、1億元、2億元,或3年累計歸母凈利潤不低于3.5億元。
2021年-2023年,博世科營收分別為26.66億元、22.24億元、20.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億元、-4.49億元、-2.16億元,已經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過11億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