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力體系調整改造不斷,儲能、電動汽車、虛擬電廠、數據中心等新型電力主體涌入市場。伴隨著國內外市場對于電力設備的需求持續回暖,電力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立足2023年電力市場發展全局,布局2024年行業發展,預計2024年電力設備板塊發展值得關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司日前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也給出了明確的方向。
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電力產業中的七項內容被列入鼓勵類目錄,三項內容選入限制類目錄,一項內容被列入淘汰類目錄,如不達標的單機容量30萬千瓦級及以下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綜合利用機組除外)、以發電為主的燃油鍋爐及
發電機組(先立后改,根據發布的年度淘汰計劃有序淘汰)。
電力產業中的七項內容被列入鼓勵類目錄,分別是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及裝備、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電力系統數字化升級、電力系統調節、電力消納、火力發電低碳節能改造以及煤電技術及裝備,具體包括:
1.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及裝備:±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輸變電,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輸變電,分布式新能源并網、分布式智能電網(含微電網)技術推廣應用,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飛輪儲能、氫(氨)儲能、熱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技術及應用,長時儲能技術,水力發電中低溫水恢復措施工程、過魚措施工程技術開發與應用,乏風瓦斯發電技術及開發利用,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生物質熱電聯產;
2.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大中型水力發電及抽水蓄能電站、大型電站及大電網變電站集約化設計和自動化技術開發與應用,跨區電網互聯工程技術開發與應用,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邊境及國家大電網未覆蓋的地區可再生能源局域網建設,輸變電、配電節能、降損、環保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
3.電力系統數字化升級:繼電保護技術、電網運行安全監控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智慧能源系統,電力智能運維及智慧工地技術,關鍵電力應急裝備技術,電力系統網絡安全防護技術;
4.電力系統調節:氣源落實的天然氣調峰發電項目,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電源建設;
5.電力消納: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高效電能替代技術及設備,船舶充換電設施、港口船舶岸電設施建設和應用;
6.火力發電低碳節能改造:燃煤發電機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超低排放、重金屬脫除等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開發與應用,火力發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煤電機組深度調峰安全防范技術研發與應用;
7.煤電技術及裝備:單機60萬千瓦及以上,采用超超臨界發電機組,保障電力安全的支撐性煤電項目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節性煤電項目;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熱電聯產機組,循環流化床、增壓流化床、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等潔凈煤發電項目以及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熱值煤發電項目;背壓(抽背)型熱電聯產、熱電冷多聯產;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火電摻燒低碳燃料。
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中,三項內容選入限制類目錄,具體包括:
1.大電網覆蓋范圍內,設計供電煤耗高于285克標準煤/千瓦時的常規煙煤濕冷發電機組,設計供電煤耗高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的常規煙煤空冷發電機組(不含燃用無煙煤、褐煤等特殊煤型的機組);
2.無下泄生態流量的引水式水力發電;
3.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煤電機組(采用特殊爐型的機組除外)和燃煤鍋爐。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