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試驗分為充氫測試和純氫爆破測試兩個階段,試驗管材包括高阻隔柔性復合管、塑料合金復合管、小口徑熱塑性復合管三種非金屬管道及低鋼級金屬管道。
充氫測試通過模擬管道真實輸送環境,保持6.3兆帕運行壓力,經過30天測試,驗證管道設備的氫氣相容性、阻隔性以及連接處的密封性。爆破測試將高阻隔柔性復合管升壓至9.45兆帕,實施全尺寸純氫氣爆破,進一步驗證非金屬管道在純氫高壓條件下的承壓性能及燃爆形態。
管道輸氫是實現氫氣大規模、長距離、低成本運輸的重要方式。目前,國內輸氫管道規模較小,已建純氫管道輸送壓力均為4兆帕以下,高壓氫氣管道輸送相關技術仍處于研究階段,復合材料輸氫管道尚無應用案例。
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對DN250口徑、6.3兆帕輸氫非金屬管道和在役金屬管道進行的在線測試,管道尺寸及試驗壓力均超過國內已建純氫管道主要運行指標,也是國內首次對非金屬管道進行高壓純氫爆破試驗,為管道運行安全管理的綜合分析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數據支持。同時,此次對常規油氣管道、閥門、密封法蘭等設備進行純氫輸送環境適應性測試,為在役油氣管道改輸氫氣提供了技術支撐。
開展此次純氫爆破試驗的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是繼英國、意大利之后全球第三個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也是國內唯一具備高鋼級、大口徑、多介質管道全尺寸爆破試驗技術條件的試驗平臺。試驗場先后實施了1219/1422毫米、X80/X90、12/13.3兆帕不同規格、不同鋼級、不同環境下的6次全尺寸氣體爆破試驗和2次低溫止裂試驗,為中俄東線等長輸管道建設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有力支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