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六措并舉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近日部署推動今年工業經濟發展,提出將重點抓好六方面工作,加快工業調整優化升級,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進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實施5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16條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項目580個,推動產業鏈向下游延伸、價值鏈向中高端攀升,促進工業結構整體優化。二是推進產業智能化轉型。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到2023年底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三是推進產業綠色化轉型。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90個、節水技術改造項目30個,節能92萬噸標準煤、節水1200萬噸。推進高耗能行業“綠電”替代,創建低碳零碳示范園區。四是推進企業創新發展。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全面建成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新培育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研發推廣一批“卡脖子”關鍵技術。五是推進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加快建設自治區先進制造業集中區,推動工業園區集聚集約發展,新增千億級園區4個、500億元級園區2個。六是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程,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新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20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0戶,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江蘇印發新型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方案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八部門近日印發《江蘇省新型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裝備綠色低碳供給能力明顯增強,良好產業鏈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新型電力和新能源裝備是江蘇省“十四五”制造業規劃明確提出的打造綜合實力國際領先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目前,江蘇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000家,實現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南京新型電力裝備(智能電網)集群入選國家重點布局建設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江西“四抓四穩”守牢工業基本盤
針對當前工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形勢,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聚力穩增長,確保全省工業運行在合理區間。
一是抓項目穩投資。實施重大項目“千項萬億”計劃,力爭全年調度推進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000個、年度投資1萬億元。組織實施省級工業發展專項,支持500個以上重點技改項目建設,撬動1000億元以上社會投資。二是抓調度穩運行。緊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等主要工業經濟指標,適時研究出臺促進工業平穩增長若干措施。三是抓消費穩市場。優化落實促進工業領域消費政策,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智能家居下鄉、綠色建材下鄉等工業擴消費活動,推進消費品工業數字“三品”行動。四是抓開放穩出口。深度參與“一帶一路”,主動對接RCEP,支持優勢產業、優質企業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技術、產能合作,擴大贛產工業品出口。制定產業招商活動年度計劃和產業招商指引,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等,積極承接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
浙江信息通信業持續推進5G建設應用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近日組織召開信息通信行業專題工作推進會。會議總結了2022年5G建設應用情況。截至2022年12月,全省5G基站超17.1萬個,浙江省信息通信業在15個行業形成5G典型應用1370個,在27個工業大類形成“5G+工業互聯網”項目875項,打造5G示范標桿應用188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285個。
下一步,全省信息通信業將深入實施浙江省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增強行業賦能自覺,持續推進5G建設應用。一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023年全省5G基站數超21萬個,建成10G-PON及以上端口規模超100萬個,實現千兆光纖網絡覆蓋6200萬戶家庭。二要推進5G應用融合,力爭5G虛擬專網超300個,探索開展5G應用成果評估,為5G應用規模化部署奠定基礎。三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聚焦5G網絡特性,分行業分領域推廣5G示范應用。
(節選)
原標題:內蒙古六措并舉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江蘇印發新型電力裝備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方案……地方工信快報來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