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電池、硬盤、計算機等眾多行業在技術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如寧德時代新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超過200Wh/kg、東芝機械硬盤輕松突破30TB容量、新型串聯太陽能電池取得重大突破、西部數據突破存儲瓶頸、突破二進制量子計算機問世......一起來看看吧!
寧德時代新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超過200Wh/kg
日前,寧德時代申請了無負極金屬電池技術專利,該專利包括相關技術的材料設計與關鍵工藝,或將應用于下一代鈉離子電池。在該技術的推動下,新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將超過200Wh/kg,比主流鋰電池能量密度更高。
東芝機械硬盤輕松突破30TB容量
為了提升機械硬盤容量,希捷、西部數據、東芝等廠商這些年都下足了功夫,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新式存儲技術。
日前,東芝宣布了全新的“MAS-MAMR”,也就是微波輔助切換微波輔助磁記錄技術,并進行了展示。據介紹,MAS-MAMR技術能夠輕松實現30TB容量的機械硬盤,但未透露具體存儲密度,以及何時商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廣州園區)-廣東大灣區空天信息研究院(簡稱“大灣區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太赫茲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實現了優于原子級(埃級)的空間分辨率和優于500飛秒的時間分辨率,成為國內自主研制的太赫茲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
新型串聯太陽能電池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一支德國科研小組開發出一種串聯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 24%。這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即迄今為止用這種有機和過氧化物基吸收劑的組合達到的高效率。
西部數據突破存儲瓶頸
西部數據推出全新的SanDisk Professional PRO-BLADE模塊化SSD存儲解決方案。據了解,PRO-BLADE SSDMag和便攜式SSD硬盤盒已于26月上市,而桌面式機箱將于秋季推出。
汽車鋰電池充電方面新突破
縮短電動汽車的充電等待時間是眾車企面臨的難題,中科大研究團隊日前在該領域的研究獲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電池陽極方案,可在6分鐘內充入60%的電量,為動力電池研究的突破帶來可能。
經過測試,將新型陽極集成到標準的鋰離子電池中,電池只需5.6分鐘,即可充入60%的電量。只需11.4分鐘的時間,就可充入80%的電量。
X射線探測器取得新突破
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團隊陳工研制出一種基于銅銦鎵硒(CIGS)薄膜光電器件與GOS閃爍體相結合的間接型X射線探測器,同時具有高靈敏度和能量分辨能力。
新HBM3內存帶寬輕松超過1024GB/s
三星已經研發了新的HBM3內存,帶寬輕松超過1024GB/s。發的新一代HBM3內存陣腳速率更高,達到了8Gbps/pin,堆棧4顆的情況下帶寬輕松達到1024GB/s,是DDR5內存的十幾倍。
C919大飛機取得重大突破
5月16日,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了第一架商用機的試飛,中國商飛也確認今年內會交付第一架。
據悉,C919配備了我國自主研制的超臨界機翼,相比傳統翼型可以有效減少飛行阻力,同時擁有先進的航電系統,全機采用電傳操縱。
全固態鋰電池研究獲得新突破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清華大學全固態鋰電池研究獲得新突破,達成了迄今為止循環壽命最長的成就。
據說,固態電池采用的固態電解質,具有不可燃、不揮發、不腐蝕也不存在漏液的問題,在高溫下固態電池也不會發生起火,有望解決目前困擾行業的電池起火問題。
突破二進制量子計算機問世
日前,來自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實驗物理系托馬斯·蒙茲團隊實現了一種新型的量子計算機,它成功突破了二進制的計算模式,能夠使用所謂的“量子數字”執行任意計算,因而以更少的量子粒子釋放更多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