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中國空間站迎來了新的艙段——問天實驗艙。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問天艙踏上“問天”之旅。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問天實驗艙入軌后,順利完成狀態設置,于7月25日3時13分,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這是我國目前最大噸位的兩個航天器之間的交會對接,也是我國空間站第一次在有人狀態下交會對接。
中國空間站是一個在軌組裝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空間實驗室系統,包括核心艙、實驗艙、實驗艙Ⅱ、載人飛船、貨運飛船5個模塊。問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的組成部分,主要分為三個艙段:氣閘艙,用作航天員出艙口;資源艙,用于儲備上行物資;工作艙,用于完成科學實驗,部署了生命生態實驗柜、生物技術實驗柜等科學實驗機柜。共配置有3個睡眠區、1個衛生區和廚房等,將為6名航天員在軌輪換提供條件。全長約17.9米,整體翼展大于55米,為航天員提供約50立方米空間。
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高科技裝備,為這次“問天”之旅保駕護航、貢獻科技力量。
河南制造:
在此次發射任務中,河南航天液壓氣動技術有限公司為問天實驗艙配套姿控系統研制的高壓自鎖閥、小流量自鎖閥等關鍵零部件,為航天員安全開展空間科研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練就的一雙電波技術和觀測應用“慧眼”,為“問天”任務期間航天測控及目標跟蹤系統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四川制造:
成都中電科十所牽頭研制的新一代陸海天基測控通信系統,負責對“天宮”空間站問天實驗艙進行軌道測量、遙測遙控和數據傳輸。為長征五號B遙三火箭配套了地面光傳輸設備,在單機綜合測試設備、技術陣地、發射陣地塔架、火箭應答機之間搭起了信號高速傳輸的“橋梁”。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術有限公司則是承擔了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上點火器、起爆器、非電傳爆系統、爆炸螺栓、固體小火箭和分離裝置等產品的研制生產;問天實驗艙艙電爆管、爆炸螺栓等產品的研制生產工作。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7111廠為實驗艙和運載火箭提供了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統、微量有害氣體去除子系統,消除空間站內有害氣體,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
湖北制造:
航天四院42所為問天實驗艙提供艙體、艙門動靜密封件產品,可為艙體結構提供嚴絲合縫的密封系統,對隔離艙體與外層空間、支撐艙內環境起重要作用。航天科工智能運籌與信息安全研究院(武漢)有限公司空天團隊助力空間站實現分鐘級任務規劃,多項“湖北造”順利護送“問天”赴“天宮”。
重慶制造:
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向問天實驗艙艙和長五B遙三運載火箭分別提供了70%以上、60%以上的關鍵鋁合金材料,涵蓋鍛件、板材、型材、管材等多個大類10多個規格品種。
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測控系統,從軟件到硬件,從基礎元器件到整機、系統,已全部實現國產化,在穩定性、可靠性方面已經實現大幅度提升。中國載人航天測控覆蓋率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使用中都能達到100%。換句話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航天員們都能享受到祖國無微不至地呵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