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0時44分,載有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神十四的成功出征,使得航天通信一時間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帶動多家航天通信企業股價一路上漲。
據統計,A股市場上共有78只航天概念股,包括中航光電、中國衛通、航發控制、航天電子、鴻遠電子等。其中,中航光電總市值最高,達到了976.03億元,接近千億元。6月2日開始,中航光電A股不斷上漲,最高一度達88.49元/每股。
中航光電是專業從事高可靠光、電、流體連接器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并提供系統的互連技術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其主要產品包括電連接器、光器件及光電設備、線纜組件及集成產品、流體器件及液冷設備等,廣泛應用于防務、商業航空航天、通信網絡、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石油裝備、電力裝備、工業裝備、軌道交通、醫療設備等高端制造領域。
中航光電光器件產品中,在航天領域應用最廣泛的當屬連接器。
僅僅一艘載人飛船上,就需要配備上萬只連接器,連接器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航天任務的成敗與否。連接器最初主要應用于軍事工業領域,是航天器、飛機、導彈、艦艇等武器系統中用量最多的通用電子元器件之一。隨著近年來其應用領域逐漸擴展,連接器在安防、通信設備、計算機、汽車等領域也實現了廣泛應用,市場規模也保持穩定增長。
目前我國高端連接器市場快速增長,汽車、電信與數據通信、航天軍工等領域對高端連接器需求巨大。
連接器屬于基礎元器件,其應用領域包括汽車、計算機及周邊設備、通信、工業、防務、家電、醫療和商業設備等。近年來,連接器市場需求上升趨勢較為明顯,應用領域不斷擴展。
從連接器終端產品來看,最主要的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信與數據通信、計算機及周邊產品、工業、運輸、航天軍工等,這六大領域合計占據連接器市場需求總量的80%以上。其中,汽車、電信與數據通信、航天軍工合計占市場總份額超過一半。
民用領域中,連接器在5G通訊、數據中心、自動駕駛汽車、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成為新增長點,5G基站建設數量較2021年持平,行業處于批產配套階段,全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為數據中心、服務器帶來需求紅利。
從區域分布來看,全球連接器市場主要分布在中國、歐洲、北美、亞太(不含中國和日本)、日本五大區域,這五大區域占據了全球連接器市場90%以上的份額。隨著世界制造業向中國轉移,全球連接器的生產重心也逐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接器生產基地。
從行業環境來看,2022年全球連接器市場預計保持7%-9%的中高速增長,中國市場將繼續領跑并鞏固全球第一大連接器市場的地位。行業競爭白熱化,國內行業領軍企業的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新興”連接器企業在細分領域異軍突起,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從市場環境來看,國防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防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全球5G建設進入關鍵期,市場格局發生深刻調整,數據中心市場蘊含巨大潛力;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加快,全球市場快速增長;工業、醫療等領域市場需求進一步釋放,關鍵元器件國產化步伐加快。
除了連接器外,許多光通信器件也在航天任務中大放異彩。
2016年,中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成功,該次任務使用了海信生產的宇航用光模塊,這是我國空間站上首次以光通信代替傳統電通信的一次嘗試,解決了電傳輸速率有限,易受太空輻射影響的問題,提高了信息傳輸的質量與效率,標志著我國在光通信器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2017年天舟一號任務中,使用了多種數字信號傳輸光模塊、多組光纜及光纖連接器等,航天器數據的發送、傳遞、接收都由數字信號傳輸光模塊完成。光模塊的應用成功解決了空間飛行器信號傳輸設備的小體積與小重量設計需求,提高了信號傳輸速率,有效提升了空間飛行器信號傳輸性能。
在我國迄今最復雜、難度最大的航天任務之一嫦娥五號任務中,光庫科技憑借二十年保偏、高功率器件研發生產經驗,為兩項重要航天技術提供了支撐:
● 一是三維成像敏感器激光器,光庫科技為其提供核心無源器件,幫助著陸器在懸停時利用高重頻、窄脈寬脈沖激光瞬時對月面實施高精度三維成像,為選擇精確的著陸點提供依據。
● 二是著陸器的測速模塊,該模塊從落月階段開始工作,通過探測激光回波的頻率信息來測量著陸器相對月面的速度,這也是光庫產品首次應用于著陸器的測速模塊。
而據新華社報道,此次神十四任務中,使用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發的的電源分系統、對接機構分系統、推進艙結構與總裝、測控通信子系統、總體電路分系統推進艙電纜網及三艙配電器的研制任務。測控通信系統是航天工程的組成部分,其中又以應答機和空空通信機最有重要。應答機用于傳輸飛船和地面之間的遙測、遙控、話音及測軌數據;空空通信機建立與空間站核心艙之間雙向通信鏈路,主要傳輸圖像、話音及定位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