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智造快訊】近來國內外各大機場逐漸掀起一場“智能熱”,服務體驗為之一新。國內多個機場與騰訊、百度、華為等科技巨頭達成合作,敞開懷抱迎接智能制造。用智能化促進服務優化升級已成為業界大勢。機場的智慧化建設將使智慧交通的布局更趨完善。
敞開懷抱迎接智能制造 機場服務體驗將更上層樓
當前,世界各大飛機制造企業都在積極引入3D打印等新興技術提升產品質量,空客、波音、GE航空無不如此,我國今年5月首飛成功的大飛機C919身上也有不少3D打印零件。然而要全面提升飛機旅客的乘坐體驗,僅僅靠設備生產商一方發力還不夠,運營商們也需與時俱進,做出改變。
智能制造技術發展至今,不少已經具備投入商用的成熟度。因而近來國內外各大機場逐漸掀起一場“智能熱”,服務體驗為之一新。
旅客問題千千萬 機器人答疑解惑效率高
每天都有大量來自天南海北的旅客涌入機場,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逗留期間需要咨詢服務,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僅僅靠人力并不能滿足全部旅客的需要。怎樣在不增加人力的前提下盡量服務更多有疑問的旅客呢?佳答案當然是機器人。
2017年4月,廣州白云機場出現了一名特殊的實習生——機器人“云朵”,它可以用中、英兩種語言為旅客提供有關白云機場的咨詢服務,例如幫助旅客查詢航班信息、引導旅客去往洗手間等,甚至還具有娛樂功能。行動靈活的機器人巡行于航站樓各處,只要投入量達到一定數目,旅客就不必再滿世界尋找工作人員,可以就地展開咨詢。
人臉識別技術上陣 身份核實又快又準
安全工作是機場的重中之重,從核實旅客身份到防范不法分子,每個環節都不容有失。怎樣才能讓安全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步提升呢?部分業者將目光投向了生物識別技術。
近日,阿聯酋的迪拜機場宣布將于2018年起陸續以人臉識別技術代替護照檢查。屆時,旅客們只需經過一段裝有人臉識別攝像頭的特殊走廊即可完成身份核實。攝像頭記錄的面部特征比人眼判別更為,而且速度也快于人工核查。此外,由于走廊內壁將播放用于吸引人類目光的高清水底世界畫面,旅客們還能享受一場視覺盛宴。
完善旅客體驗 地面交通服務也要更“聰明”
機場雖然是飛機的主秀場,但其他交通工具也在這里發揮著不小作用。由于機場大多處于遠離市中心的郊外,且面積巨大,因此旅客進出免不了搭乘汽車。上文提到的廣州白云機場不僅在咨詢環節下功夫,也在地面交通上花心思。在派出“云朵”機器人服務旅客的同時,機場方面同時也引入了無人駕駛的擺渡車。在這套服務系統中,游客僅需進行預約操作,一旦登車,剩下的環節全由車輛自動完成。無需人工操控任何按鈕,擺渡車即可把乘客送到指定地點。
接送旅客、運送貨物的車輛在機場內外川流不息,不少都存在補充能源的需求。為此,深圳機場設立了三百個智慧充電樁,為電動汽車提供無線充電、有線快充、有線慢充等服務,每日可服務兩千車次。如此一來不僅方便了旅客,也間接推動清潔能源汽車的普及,推廣“綠色出行”理念,可謂一舉兩得。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多個機場與騰訊、百度、華為等科技巨頭達成合作,敞開懷抱迎接智能制造。用智能化促進服務優化升級已成為業界大勢。機場的智慧化建設將使智慧交通的布局更趨完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