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察移動
采用現代化的無線通訊、數據庫及信息安全等技術,以整合的網絡和整合的數據為基礎依托,以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實現現場環境信息的動態采集和綜合應用,為實現全市環境現場統一平臺,規范流程,統一文書,實現全省環境信息互聯共享奠定基礎,全面推進全省環境監察機構移動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環境效能,提升環境監察工作水平,從制度上保護監察人員。
建立和實施環境監察移動系統,實現現場環境信息的動態采集和綜合應用,使環境監察管理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約定量型轉變,由被動管理型向主動服務型轉變,由單一封閉管理向多元開發管理轉變,為環境管理者提供聲、像、圖、文四位一體的數字化環境監察管理系統,推動環境工作“規范化、精細化、效能化、智能化”目標。
(1) 改進手段,提高效率
目前現場人員到達現場后,只能根據現場情況以及有限的信息對對象進行核查,無法對對象進行全方面的核查。通過移動系統的建設,人員可以在現場了解污染源的審批信息、試生產信息、驗收信息、排污許可證辦理情況、排污口整治情況、總量情況、監測信息以及該污染源有無被投訴或者處罰的情況,并且可以查看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每個管理對象的現場檢查作業指導書,以便對現場情況進行處理。
(2) 解決“人員少、任務重”的矛盾
由于行動比較多、任務繁重,環境監察人員每天疲于應付,難以*依照現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一件一件核查,不出問題是幸運,出問題是運氣不好。移動系統可有效解決人員少、任務重的矛盾。研究移動系統,使得信息查詢的便捷化、現場檢查流程的規范化和文書制發的電子化,可以有效提高單元時效,能夠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系統使用后可以使人員快速、便捷的了解污染源的情況,從而使得少量的人員可以完成現有的任務。
(3) 建立嚴格的考核體系,提高管理效率
實現考核體系。根據環保各類數據與責任人的關系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進行考核。在客戶端為責任人提供查看自己考核結果和考核標準的功能;在客戶端為提供查看責任人考核結果和考核標準,簽署考核意見。
(4) 提高環境事故應急處理能力,保障環境安全
各地環境污染事故頻發,各級也多次強調環保部門要高度警惕,嚴防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建立應急響應及移動監管系統,提高應急快速響應能力極有必要。
設計目標
環境監察移動系統以實現機動、靈活、快捷的現場為目標,采用現代化的無線通訊、數據庫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等技術,以快捷的通信網絡(有線環保專網和無線3G專用通道)為依托,以移動終端設備為載體,實現現場信息的快速收集與傳遞,實現環境保護相關數據的有效整合和綜合應用,規范環境管理和環境行為,提高環境管理效能和現場水平的一種現代化方式。
通過建設移動現場終端應用和后臺環保工作平臺,推進環境管理達到主動、精確、快速和統一的目標,真正整合優化環境管理信息資源,建立覆蓋全空間全區域的環境管理體系。其中包括兩個平臺,一是終端系統,實現現場和信息查詢;一是后臺支撐系統,實現數據整合和環境管理全覆蓋數字化。
環境監察移動應用系統要實現的目標、功能和設計思路,即“環境監察移動應用系統”應由滿足至少包括一個數據庫、兩個平臺和系統、三個體系,應具備任務管理、現場、稽查考核、一企一檔、地圖管理、信息查詢、環保手冊、數據同步八大功能。
1、一個數據庫
一個數據庫指環境管理數據庫,為環境監察前端移動終端系統及后臺支撐系統提供數據保障。
2、兩個平臺
兩個平臺分別指的網絡傳輸平臺和基礎設施平臺。網絡傳輸平臺主要實現各個硬件設備的互聯互通,保障環境監察業務數據的傳輸;基礎設施平臺主要包括后臺支撐相關的硬件以及軟件平臺。
環境監察移動系統
![]() |
3、三個系統
三個系統分別指業務應用后臺管理系統、移動筆記本端系統、移動手機端系統。
后臺支撐系統為終端系統、人員、管理人員提供后臺支撐和管理平臺,方便對污染源一企一檔信息管理和查詢、其它各類信息管理及查詢、環境后續管理(后督察等)、考核統計等。移動筆記本端系統、移動手機端系統是現場工作平臺,通過與后臺支撐系統的互聯互通,訪問環境管理數據庫中的各類信息,并將現場結果信息提交至后臺支撐系統。
4、四個體系
四個體系分別是標準規范體系、信息安全體系、運維管理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包括關于信息化建設的相關標準、規范和文件,是移動系統建設的依據之一。信息安全體系保障系統的安全,包括硬件防火墻及軟件安全策略。運維管理體系是指為保障系統持續運行而建立的有關系統維護管理制度等。公共服務體系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電子政務應用,規范業務,優化流程,建立覆蓋全業務、全流程的電子政務體系,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模式,促進服務型政府建設。
5、八大功能模塊
環境監察應用系統:基本功能是能用計算機控制環境監察,通過計算機規范者的流程,同時在過程中為者提供全方面的污染源信息,從而實現環境監察的規范化、精細化、效能化和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