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VERVIEW
1.1系統簡述
IBMS智能化集成管理平臺(以下簡稱IBMS平臺)是該項目智能化系統的上層建筑,是該項目中所有智能化子系統的大腦,扮演著溝通者、監護者、管理者與決策者的角色。它利用標準化/或非標準化的通訊接口將各個子系統聯接起來,共同構建一個全設備、全空間、全時域、全過程的有機整體。它通過統一的平臺,實現對各子系統進行全程集中檢測、監視和管理,同時將所有子系統的數據收集上來,存儲到統一的開放式關系數據庫當中,使各個原本獨立的子系統,可以在統一的IBMS平臺上互相對話,做到充分數據共享。
IBMS平臺采用模塊化架構,每個模塊既可以完成相應的功能,每個模塊即可獨立完成相應的單一功能操作,又可與其它模塊配合完成更加復雜的聯合功能操作。
在辦公樓的智能集成管理系統項目中的智能系統集成平臺作為核心軟件,有機地將各個子系統整合起來,集中監控,統一管理,使它們協調工作,共同為辦公樓創造一個舒適、便捷、綠色、安全的辦公、購物、休閑環境。
在辦公樓的智能集成管理系統項目中,我司將充分考慮項目每一項目前具體需求,同時兼顧未來發展,IBMS集成管理平臺預留其他系統接口功能,以便該項目后期項目子系統及其他的分站可接入IBMS集成管理平臺主系統。充分發揮IBMS的特點與優勢,使得IBMS一次投入,終身享用。
1.2設計目標
1.2.1扁平結構
IBMS在確保能夠與各種常用標準化數據通訊接口可靠進行數據交換的同時,又能利用*的技術(規約適配器)與各類標準/或非標數據通訊接口直接進行對話,完成其與各子系統的信息交換和通訊協議轉換。盡量將整個系統結構扁平化,減少數據通訊的中間環節,提高數據通訊速度與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1.2.2集中協調
IBMS把各種子系統集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系統,實現五個方面的功能集成:所有子系統信息的集成和綜合管理,對所有子系統的集中監視和控制,全局事件的管理,流程自動化管理。最終實現集中監視控制與綜合管理的功能。實現在一個平臺上,可以得到所有弱電子系統的運行狀況,并將所有關系到智能中心正常運行的重要的報警信息匯集上來,進行統一的監控,協調各個子系統優化配合操作,共同以的運行模式實行當下整體需求。IBMS可以定期地輸出與存儲運行狀況的報告與數據,為整體運行提供安全、可靠保證,為優化管理決策數據分析提供完整的原始數據積累的。
1.2.3分散監控
項目中各智能子系統實行獨立運行、分散監控,各子系統與IBMS只保持及時、可靠地數據交換與指令溝通,各子系統操控相對獨立。子系統故障不會影響其它系統的正常工作,子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過通過統一數據庫與協議轉換器完成,限度地減少數據流通的中間環節,的數據流量,最小的操控干涉,實時了對不同系統進行狀態控制以分離故障、分散風險、便于管理。
1.2.4統一界面
所有應用訪問均由統一的界面登錄,并在統一格式下,根據登錄用戶的級別進行各自范圍內的操作與瀏覽。統一的界使得用戶無論何時何地,以何種操作系統都能夠登錄與操作。用戶操作界面或操作平臺與IBMS集成平臺相隔離,她們之間只存在數據交換關系,而不是直接操控,避免了任何客戶端的誤操作、故意破壞、崩潰對系統的影響。
1.2.5信息清晰
IBMS人機界面顯示信息清晰、簡單、明了。各類信息顯示內容規范化,顯示格式標準化、顯示形式多樣化、顯示輕重層次化、顯示過程順序化,顯示樣式生動化。并結合圖形信息、圖表信息、地理信息、3D引擎仿真等技術力求使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1.2.6操控便捷
了解信息的目的是為了監視與操控,IBMS杜絕繁瑣,提供即便捷又醒目的操作模式,即提高了操作速度,又減少了誤操作。
1.3設計依據
-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15)
- 《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系列標準》(GB/T GB/T20299-2006)
-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
- 《計算機軟件開發規范》(GB8566-87)
- 《計算機軟件開發質量及配套管理計劃規范》(GB12504-12509-90)
- 《信息技術互連國際標準》(ISO/IEC11801-95)
-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48-2018)
- 《軟件工程國家標準》(2006)
- 《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13)
1.4設計原則
該項目智能化管理系統的總體原則是:將各種智能子系統集成于統一平臺之上,形成具有信息匯集、資源共享及優化管理等綜合功能的系統,實現各類設備、子系統之間的接口、協議、系統平臺、應用軟件、運行管理等進行互聯和互操作。系統應擁有一個標準、統一、開放的接口標準,降低用戶總體擁有成本。
集成管理系統是一個高度集成的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功能集成、網絡集成和軟件界面的集成。可以滿足綜合分析,決策支持的要求。該管理平臺是基于子系統平等方式進行系統集成,可采用B/S與C/S相結合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實現自動化控制信息的網絡化瀏覽和自動化設備的實時控制操作。應用網絡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的效益,提高了操作和管理的效率。支持TCP/IP協議。包含了大型關系數據庫。運行在千兆以太網上。
有關辦公樓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集成設計采用既分散監控協調管理的原則,將現場監控操作與集中信息管理的功能利用軟件技術手段有機組合。聯動控制功能集中在現場監控,通過控制層網絡接口與硬件接口結合實現跨總線、跨網段、跨子系統的實時聯動控制,反應速度在毫秒級,高度可靠和穩定。
協調管理的重點在于實現綜合管理和優化應用,主要著眼點在實現各子系統的運行狀態、故障狀態、報警信息、運營信息、設備信息等的采集、整理、存儲,為設備管理、運營、維護、決策提供科學的技術手段和數據依據;同時提供與其他信息化系統集成及和后續項目總集的成標準接口,為智能化系統與其它系統的信息溝通與遠程控制提供必要條件。
此次系統集成,將以該項目智能化設計和施工招標文件要求為準則,達到如下目標:
1.4.1標準化
IBMS的總體設計主要采用的是標準化通訊協議,能夠將不同廠商的設備與系統便捷地綜合在一個平臺上,施工快捷且使用方便;在軟硬件配置上具備足夠的冗余能力,使系統能在將來得以方便的擴充,滿足通用性和可替換性。
1.4.2模塊化
IBMS的總體結構采用是模塊化,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選用不同功能模塊組合,各個模塊即相互獨立,又無縫連接。系統功能的增減只是對應模塊的增減,不必重新建構系統,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工作,能夠在整個生命周期內,滿足客戶發展、擴充的需求。
1.4.3開放性
對于系統集成平臺來說,開放性是其的特性。系統可對各智能化子系統進行分散式控制,集中統一式管理和監控。而集成后的系統應是一個開放系統,使不同的子系統和產品間接口和協議達到互操作性。它應當提供標準數據接口、網絡接口,系統和應用軟件接口。開放性將滿足客戶對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維護性、全生命周期的要求。
1.4.4互連性
互連性吧表現在以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等傳輸媒體為基礎,實現各種網絡設備的配置;各種網絡互連設備的配置;以及各類機電設備、話音/視頻設備和各類控制設備等的配置。子網之間互連采用基于網絡的標準化協議,并采用時間同步管理,保證各子系統時間一致。
1.4.5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錯性
辦公樓項目智能化集成系統一定要保證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錯性。為了將來的系統維護以及技術支持,所以必須選用國內廠家的系統集成產品。
1.4.6高效率性
- 高效的服務器響應數據庫請求的能力
- 高效的通信傳輸速率和帶寬
- 高效的系統實時響應與控制能力
- 高效的網絡的吞吐能力
1.4.7經濟性
經濟成本是系統集成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要求系統設計應從系統目標和現實需求出發,經過充分論證,選擇合適的產品,在滿足用戶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投資成本。
1.4.8*性
IBMS的系統集成將實現跨子系統聯動等*技術,且以上技術都在其他的重點項目中得到驗證,穩定可靠。建成后將能夠代表當今世界的的智能建筑系統集成水平。
系統架構
ARCHITECTURE
IBMS智能化集成平臺(以下簡稱IBMS平臺)是通過一個統一的平臺,實現對各子系統進行集中監視和管理,將所有子系統之間需要共享的數據收集上來,存儲到統一的開放式關系數據庫當中,使各個本來毫不相關的子系統,可以在統一的IBMS平臺上互相對話。操作終端根據需要安裝不同軟件模塊或通過改變身份,完成相應的管理功能。
根據對監控和管理的對象及其功能要求的分析,辦公樓系統集成工程IBMS組成如圖所示。
2.1集成管理系統的結構
IBMS由各弱電子系統組成,它們相對獨立,各自完成相應的監測、控制和管理功能。IBMS是一個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的集散監控系統,總體分為三層。最上層為監控管理中心,負責整個系統協調運行和綜合管理;中間監控層即各分系統,具有獨立運行能力,實現各系統的監測和控制;下層為現場設備層,包括各類傳感器、探測器、儀表和執行機構等。
層網絡主要由集成管理平臺及數據庫組成。集成管理平臺提供辦公樓工程網絡基礎服務,集成管理平臺采用局域網(Intranet /Internet)主干網絡結構,連接下面每個采用專業以太網構架的智能化應用系統。通過數據的連接,實現對信息和數據的瀏覽和交互功能。位于建筑物局域網LAN上的桌面計算機系統,只需運行瀏覽器聯結管理平臺,用戶通過和身份認證,進入各應用子系統進行監控點狀態瀏覽,信息及數據查詢,信息及數據的下載和打印等操作。當然通常的網絡用戶不會干預各智能化監控系統的控制和操作。
系統設計以滿足辦公樓的要求、減低安裝開支及困難、提高經濟效益為原則,并盡量維持使用者的安全。為了配合以上的原則,系統設計有以下的安排:
集成平臺集成范圍:樓宇自控系統、消防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電子巡更系統、一卡通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電梯系統、變配電系統、IDC環境監控系統、有線電視系統、會議系統等,系統配備智能手機移動終端模塊等,集成平臺其他系統接口功能,以便后期項目辦公樓系統內其他的分站接入主系統。
本系統通常設置1臺主服務器、1臺WEB發布服務器及多個工作站實現整個系統的協調運行和綜合管理,并建立弱電系統數據庫,同建筑物智能化系統的其它子系統進行信息交換和共享。
2.2總體要求
以該項目智能化集成系統的性質、用途為依據,以成熟性、*性、實用性、經濟性為原則,把辦公樓中的各個分項功能子系統由各自獨立的功能和信息集中組合為一個相互配合、完整和協調的集成系統,使系統信息高度的共享和合理的分配。即:
- 集成管理系統:作為整個辦公樓的管理中樞,智能化集成系統無論是系統網絡結構及集成系統軟件均應體現成熟可靠的性能及*的技術。
- 分布式系統設計:因建筑面積大、監控設備分布范圍廣,系統設計需充分考慮這些特點,組成分布式控制的系統。
- 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統:系統軟件需提供很高的安全性措施,提供冗余系統等高可靠性系統結構設計及系統軟件配置。
- 管理平臺:智能化集成軟件必需提供高效、*的管理功能、良好的用戶界面等。
- 系統的快速響應:建筑對于安保系統的快速響應要求較高,本方案的系統設計需充分考慮系統對報警的快速響應及相關系統報警聯動的快速響應,為安保管理人員及時提供報警信息及現場圖像。
- 模塊化的系統軟件及硬件:提供模塊化的系統軟件及硬件,便于根據實際需求靈活地進行系統設計及今后擴展硬件及軟件功能。
2.3功能要求
該項目智能化集成系統應達到如下具體功能:
- 對各個智能子系統進行集中監測、控制和管理:集成系統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智能化子系統,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監視。各部門以及管理員可以通過分配的權限進行監視;可以看到保安、巡更的布防狀況等等。這種監控功能是方便的,可以以生動的圖形方式和方便的人機界面展示你希望得到的各種信息。
- 實現跨子系統的聯動,提高建筑的功能水平:智能化系統實現集成以后,原本各自獨立的子系統在集成平臺的角度來看,就如同一個系統一樣,無論信息點和受控點是否在一個子系統內都可以建立聯動關系。這種跨系統的控制流程,大大提高了建筑的自動化水平。這些事件的綜合處理,在各自獨立的智能化系統中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在集成系統中卻可以按實際需要設置后得到實現,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建筑的集成管理水平。
- 提供開放的數據結構,共享信息資源:智能化系統控制著建筑內所有的機電設備,傳統上各系統自成體系工作,并不和外界交換信息。智能化集成系統建立一個開放的工作平臺,采集、轉譯各子系統的數據,建立對應系統的服務程序,接受網絡上所有用戶的服務請求,實現數據共享。這種網絡環境下的分布式客戶機/服務器結構使集成信息系統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功能。
-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集成系統用軟件功能代替硬件干接點聯動方式,不僅節約,更增加了集成的信息量和系統功能。集成系統可以使管理人員在一臺或多臺電腦上,以相同的界面操作、管理各個智能化子系統,方便管理,也可以減少管理人員的人數,提高管理效率。
2.4結構要求
根據本工程要求我們進行的系統基于三層體系結構。
2.4.1設備層
該層由智能化集成系統中所包括的控制、子系統或設備的驅動程序以及相關的綜合布線、通訊、計算機網絡系統所組成,該層主要完成對子系統現場控制設備的實時信息進行收集和處理。由于各個子系統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協議和數據格式,所以,該層的驅動系統應完成對不同的協議和數據格式的轉換。即該完成將各子系統的不同通信協議及數據信息格式轉換成上層(核心決策層)認可的協議和格式,同時將核心層處理后的信息轉換成相應子系統認可的協議和格式。完成對各子系統的控制和管理。該層實際上起到了一個通信網關的作用,也可以稱為通信網關(Communication gateway)
2.4.2控制層
該層是整個系統的關鍵部分,是整個系統的“神經中樞”,它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 完成對由底層輸入的各子系統的信息按內在的邏輯關系進行加工處理,將處理后的結果送到相應的數據庫,通知上層以直觀的方式顯示。同時接受上層(GUI)操作人員發出的請求信息或系統的控制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相應處理,并將結果通知驅動器層,由驅動器層通知相應子系統完成相應的動作。
2. 完成各子系統的聯動功能處理,某一事件的發生不僅要引起該事件所屬子系統的反應,而且會引起與之有關聯的其它子系統采取相應的動作。這種聯動關系由核心層來決策。
2.4.3應用層
該層是人機對話的窗口,一方面是將核心層處理過的信息用明了形象、直觀的方式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來,為用戶提供實時監視和控制整個建筑的所有現場信息。另一方面,通過該層界面,用戶可根據預先的設計完成對子系統的功能配置和設定,完成聯動的設置和對系統的綜合管理。
用戶界面層可支持WEB技術,可通過瀏覽器在INTERNET/INTRANET環境中瀏覽所有信息,并通過可完成對系統的遠程控制和管理。
2.5人機界面技術要求
智能化集成系統是整個大廈的管理核心,其不單單是一個軟件工程,也是一個管理工程。此次該項目智能化集成系統要求在軟件的人機工學方面體現易用、美觀的特點。將由智能化集成系統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以實現集成系統與各子系統的工作界面的統一性,圖文標識的一致性,具體為:
- 各系統采用統一的中英文標識(遵照的國家規范)。
- 各系統采用統一的電子地圖、設備組態和圖形界面(具體到每一個按鈕、報警標識、提示文字等)。
- 各系統采用統一的數據命名格式。
系統功能
FUNCTION
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采用與各智能化應用系統數據通訊的方式,實現對系統狀態的監控和信息與數據的交互,其并不取代各子系統獨立運行的功能,而是要限度地發揮各個子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形成再生功能。各個子系統功能與系統集成平臺功能之間的不同點是:
1) 系統具有獨立性,功能不受集成的影響,系統集成以監視、控制和數據管理為主;
2) 子系統控制設備安裝在控制室里,系統集成則可將相關信息送到任何地點、包括遠程地點的桌面系統上;
3) 子系統由專職值班人員監管,系統集成是供主管和上級查看;
4) 子系統只要求最小配置,系統集成的瀏覽器可接入任意多個;
5) 子系統根據不同的權限用戶有不同的管理功能,信息和數據管理的功能可由系統集成完成,系統集成也可通過互聯網絡對智能化應用系統的參數進行設定和修改,實現遠程數據管理功能。
6)采用B/S運行架構模式,保證管理平臺的安全運行,C/S架構供前臺值班人員使用,根據自己的職責及工作環境對設備進行調整,有效提高在管理平臺軟件的幫助下達到設備互聯互通互用;B/S架構供查閱設備運行數據、歷史報警查詢、值班人員管理信息查詢等功能,方便快捷,遠程管理等。
3.1 WEB瀏覽功能
WEB集成發布平臺是IBMS系統的功能擴充模塊,它以IBMS系統為基礎,依據管理平臺提供的應用數據庫,提供WEB發布功能,使所有環境用戶達到信息共享。
集成發布平臺,是在整個局域網內,進行發布,在整個局域網上的客戶端,只要用IE瀏覽器對WEB發布服務器進行訪問,可以瀏覽到集成的所有系統,通過嚴格的以及防火墻(Firewall)避免非法入侵或惡意破壞。支持具有用戶權限控制的瀏覽器操作功能。
IBMS所提供的集成發布系統,充分實現智能化專業系統信息的網上瀏覽,在內部局域網上,依權限實時在線瀏覽權限范圍內各個系統甚至各個設備的狀態信息以及歷史信息(各個子系統提供的資料)。
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可以實現包括以下的瀏覽功能:
1) 提供建筑樓體分布平面圖。為用戶提供不同選擇排列的區域圖,瀏覽設備分布、設備屬性信息等。
2) 提供安防系統的各種設備分布瀏覽、設備運行狀態信息、設備運行記錄、報警記錄等。
3) 瀏覽綜合保安系統的各種設備、門禁記錄、報警記錄等等。
4) 瀏覽消防系統的各種設備分布、報警記錄等。
5) 在點擊某個攝像設備時,系統提供相應的錄像實時。
3.2 集中管理和監視功能
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通過后以調用的方式實現對各子系統的監視功能。在局域網中的任一用戶,都可以監視各子系統的各種設備狀態及報警狀態。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通過后以調用的方式實現對各子系統的控制功能
3.3 電子地圖管理功能
IBMS集成管理平臺內置一個極為靈活的電子地圖系統,即“分區圖”系統,、用戶可以利用分區圖系統實現任意關系的地圖、平面圖、示意圖、樓層圖等地圖系統,并且用戶可以自己繪制地圖,或將現有的地圖資源充分利用,同時分區圖系統也支持掃描儀掃描的圖形。可以在地圖上任意放置各種類型設備的圖標,并且圖標可以不同的顏色和動態表示該設備的當前狀態。
IBMS系統的“電子地圖”可為非專業人員提供每個設備的精確位置,系統的“聯動預案庫”儲備各種預案,同時根據環境的變化,客戶可以有選擇地執行各種聯動;
3.4 用戶管理功能
系統集成管理平臺可實現多級系統管理員設置,根據不同用戶的姓名、操作密碼進行多級的權限設置,根據需要靈活劃分人員操作級別和控制權限,以滿足實現多區域、多級管理的需要。下級管理員只能在其范圍內進行相應操作,而無權查閱或控制未被的范圍。
集成平臺實現全局事件的監控。發生報警事件時集成平臺統一調度指揮監控處警。通過查詢數據庫可獲得各種管理所需的數據,實現查詢、統計、分析、決策等功能,并及時生成各種報表。用戶歷史記錄可對操作員執勤狀態進行巡查記錄、定期檢測和對終端設備進行監控編程,對操作員的管理操作監控過程中能夠發現有意、無意的誤操作和無操作,并自動記錄,也可打印或上傳報表。
操作員級用戶(一般用戶、技術用戶和管理員三類),以每個人的硬件秘鑰和密碼進入系統應用層,只能作規定的操作、瀏覽和處理,進行有限的界面控制;系統管理員具有權限,能對相關人員的權限和初始口令進行設置,能設置操作人員的連接權限、控制權限、管理登記等使用權限;
系統應用層,應不包含任何系統配置功能,操作員級用戶沒有任何操作界面可對系統部署的修改。同時系統根據不同用戶職能角色開放相關權限的數據信息。操作員用戶對監控軟件和設備的操作記錄將自動存檔,并且不能刪除修改。
程序員級用戶,以每個人的鎖和密碼進入系統部署層,以每個人的硬件秘鑰和密碼進入系統部署層,可作全面的操作、瀏覽和處理,進行操作界面的修改和控制,并且能夠進行對象組的設置、修改和用戶個人密碼的;
3.5 查詢、統計及報表功能
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提供多種方式的信息查詢,可以查詢系統集成各子系統及所屬設備的各類信息(運行參數、狀態信息、報警信息等),以及基于原始信息的統計信息。查詢功能包括以下內容:
1) 在功能上提供了包括時間、空間、物理空間分布(樓棟、樓層、區域等)、設備等查詢機制,實現快速簡潔查詢。這些機制可以同時限定也可以限定其中某一種或幾種,系統將顯示符合相應條件的全部信息。
2) 對查詢結果可以實現打印、下載等基本操作。
3.6 資產管理功能
集成管理系統可實時監視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同時以醒目的顏色標識異常的參數、和可能出現故障的部位;系統可設置固定的保養周期時間,在時間到達時,系統會自動彈出設備維護、保養對話框;在對話框中會顯示保養時間、維護數據、保養類型等信息,同時提供設備保養廠家、及,為我們的設備管理提供手的維護保養數據;如設備超時運行系統將自動發出警報,提醒管理人員安排設備例行檢修。
通過IBMS的監控運維管理門戶,訪問IBMS資產管理數據。集成平臺提供多種視圖,圖形化呈現資產統計信息。
3.7 設置功能
IBMS所提供的系統集成,提供了完善的設置管理功能,以保證整個系統集成準確、穩定、安全地運行。整個設置功能分為以下幾大類:
- 設備運行配置設置
在系統集成的設備信息設置功能中,系統提供了設備的分類、具體設備屬性的增添、刪除等功能。
- 集成管理系統的通訊技術
本系統采用大量的信息管理標準、通信協議等,包括軟件標準和網絡標準。這些標準將會被不同部份的IBMS合理采納,確保完成系統操作數據、存取、系統集成及所定義的系統功能。
- 系統集成平臺的管理權限
建立權限管理機制,設立對級別多權限管理,根據管理級別進入不同的用戶組,用戶組中根據具體需求給出使用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