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來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是備受重點關注的議題,在中國,中小企業所占的比重為70%以上,解決了中國50%-60%工人的就業問題。在促進經濟發展中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據不*統計,中小企業在中國的平均壽命為3.7年,幾乎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面臨倒閉。
究其原因,zui重要的一點,就是銀行傳統金融模式與企業貸款需求的信息對接不上。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基本上是信用貸款,因為在創業初期,經營成本較高,利潤較低,可抵押物更是沒有,前期風險較大,企業往往沒有生成系統的經濟產業鏈,也沒有能力積累相應的固有資產。而銀行針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與大型企業是相同的,調查、評估、審批、監督管理,步驟一個都不能少,所以成本也會相對較高,對于這樣的現狀,銀行也不得不轉向投資風險較低的大型企業。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含票據貼現)為17.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2.4%。其中,小企業貸款余額7.5萬億元,同比增長29.3%,較上年同期多增3000億元。余額增加是銀行向中小企業靠攏的預兆,也是中小企業融資難依然沒有確實解決的體現。
如何更好的解決這一難題?傳統模式向創新模式的轉型是關鍵。關于創新,這里有個關鍵詞,就是網絡貸款平臺,但在這個平臺上銷售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務,為客戶融資的服務。并且這種平臺大有雨后春筍之勢,少數也開始形成自己的規模,成為人們融資時*選擇的對象。
而今年召開的兩會上就有提案提出了關于促進電子商務信貸模式,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提案。提案指出:電子商務是新經濟的代表之一,未來5~10年,我國電子商務還將有5~10倍的成長空間,如此迅猛發展的態勢,不得不說是為電子商務信貸模式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后盾。提案中建議采取以下推進措施。
1、加強制度法規建設,加強監管力度,規范電子商務信用貸款程序,強化風險評估工作,有效防范相關金融風險,打好發展基礎。
2、由地方政府推進國有銀行和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在全國范圍內適度加快推廣電子商務平臺的貸款模式,擴大受惠中小企業的覆蓋地區和數量。
3、著手研究發展由地方政府、銀行機構和電子商務服務商共同組建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網絡銀行,該類銀行定位于中小企業銀行,是對現有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專注于服務融資金額小(單筆融資規模控制200萬元以內)、缺少擔保條件、現有銀行貸款體制難以覆蓋的中小企業和創業者。
提案中明確指出要推進電子商務平臺的運行,并且通過當地政府的調控來適度加快受惠中小企業的覆蓋地區,可以看出網絡這個平臺已經開始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如何更好更穩固的開發互聯網資源,讓貸款成為日常生活中可以方便進行的一種融資方式,也已經成為抬到桌面上的一個議題。
中國的電子商務平臺是個快速發展的產業,在那么短時間內迅速崛起,必然有其優勢。近年來以“數銀在線”為首的數字金融服務平臺,具備了政府部門的監管,在貸款模式的轉型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銀在線”這類網絡平臺將金融機構柜臺上的貸款業務流程轉移到網絡后,步驟相對簡化,貸款產品的有效匹配也得到提高,貸款產品也不再單一面對一家銀行,而是可以多方比較選取,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新出路。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