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隆源自動成型系統有限公司 |

86-010-84638842
隆源成型 (經理)
- 電話:
- 86-010-84638842/84648843-1026
- 手機:
- 傳真:
- 86-010-84638843
- 聯系我時,
- 告知來自智能制造網
- 公司網站:
- http://www.lyafs.com.cn
宗貴升:快速成型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閱讀:2938發布時間:2016-1-6
近年來,3D打印發展迅猛,其正以年均約30%的速度在增長。相較技術與業務的增長,媒體的關注度大幅提升,甚至有些過熱。但事實上3D打印并不是神器,仍有很多需要改進之處;同時3D打印更不是泡沫,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關注。
傳統制造(減材制造)中,工件構造越復雜意味著單位制造成本越高,而3D打印無論工件構造復雜與否,單位制造成本相同,其目標市場恰好是需要復雜工件構造的市場,越復雜就越有競爭力。當3D打印降低了成本之后,其目標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低成本小批量生產、復雜零件加工、部件功能提升、個性化定制產品、綠色生產、新的供應鏈和零售模式等成為3D打印在工業應用中的驅動力。
從制造來看,目前增材制造的大多集中在設備、打印工藝和應用方面,在成型材料的設計和制造方面十分缺乏,這也成為阻礙增材制造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之一。同時,3D打印在技術開發和應用上存在投資間斷區,需要政府多扶持研發;作為推動增材制造發展創新主體的企業也應更加注重應用。比如3D打印企業北京三帝打印公司便專注于發展3D打印的核心技術和應用,目前擁有多項發明及專有材料數據包,針對應用需求開發的3D打印設備和材料。
3D打印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前景廣闊。數據統計,2017年新銷售乘用車預計9700萬輛,其中國內約為2500萬輛;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達萬億元規模。2014年,汽車占3D打印應用規模的16.1%;2019年,3D打印在汽車行業內的市場規模預計達11億美元左右。3D打印所具有的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加速產品入市時間,輕量化、低碳化、供應鏈扁平化,快捷、個性化服務等優勢,使其應用貫穿了汽車制造的概念、研發、制造、維修的全生命周期。
概念設計——3D打印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概念汽車的設計,將成為支撐未來定制化、高性能汽車設計與制造發展的重要技術。如三帝打印旗下控股子公司北京隆源成型與國內汽車品牌企業合作多年,輔助其發動機的設計工作。
研發——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快速成型部門大量采用SLS和SLA 3D打印技術進行產品開發,已經打印超過2萬個零部件的驗證模型;北京隆源成型運用“SLS蠟模+熔模鑄造”間接金屬3D成型制造小批量汽車零部件。
功能件直接制造——3D打印直接制造具有復雜點陣結構的金屬吸能裝置,可降低汽車由劇烈碰撞形成的撞擊力,提高安全性能;3D打印直接制造復雜結構,增加接觸表面積,可提高汽車相關零部件的散熱性能。如北京隆源成型制造的雷達天線,可達到16000個六角錐形孔的復雜程度,且性價比*。
總體來看,當前的3D打印汽車應用主要為外飾、油壓系統、制造工藝、排氣系統等外部應用。未來發展將趨向于:輕量化設計與制造,如點陣、中空等復雜結構的設計與制造,零部件一體化設計與制造,新型碳纖維增強材料、輕合金材料的開發應用等;汽車發動機、動力傳動系統、車輪等高性能零部件的直接成型;打破傳統汽車設計理念的整車設計與制造;3D打印+,智能汽車、汽車后市場云端打印服務(如萬物打印服務平等)。
同時,3D打印汽車應用當前也面臨著大批量生產的高成本,大尺寸、高性能零部件直接制造的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已有成熟的行業標準體系下如何形成規模化準入及應用,以及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挑戰。
ICT技術和制造業的結合產生了智能制造。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3D打印是一個有效的補充工具,而非替代工具。并且,正確的工具應有正確的使用方法,不要拿著ipad去挖土還怪它不如鐵鍬。如果不改變規則、要求和期望,3D打印跟傳統制造比有許多缺陷,所以不能用來替代傳統的成熟制造方法。而如果改變規則、要求和目標,把3D打印作為另一種制造方法,增量發展,其將帶來設計、制造的新紀元。面向未來,我們應用3D打印思維來設計、制造產品,擁抱智能制造。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智能制造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