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污水處理設備每時2立方維護
好氧顆粒污泥的培養
活性污泥工藝的運行好壞主要依賴于反應器中形成污泥的質量。新研究結果表明,在活性污泥反應器中創造一定條件可培養出高活性的SND顆粒污泥,其顆粒尺度在500μm左右,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較高的SND速率。
根據目前普遍接受的污泥絮體理論及在曝氣池中通常觀測到的污泥顆粒大小(約為100μm)可知,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污泥顆粒的緊密層可進一步增大,進而形成SND顆粒污泥。另有研究結果表明,在反硝化條件下活性污泥絮體能形成性能優良的顆粒污泥。
以往認為在曝氣池中由于水流紊動劇烈、剪切力較大,污泥顆粒尺度在達到100μm后就很難增大了。采用微氧電極對DO在顆粒內部擴散的研究結果表明,當DO為1~2mg/L時,O2在污泥顆粒內的擴散深度約為100μm,因此在單純的碳氧化曝氣池中的污泥尺度若再增大,內部將進入厭氧狀態。目前對如何在曝氣池中提高活性污泥尺度的研究報道還較少,近Morgenroth采用厭氧顆粒污泥培養中的水力篩分法,以碳源為基質在USB反應器內培養出好氧顆粒污泥,其顆粒尺度可達1~3mm,具有優良的沉淀性能。但由于曝氣池中O2的供給是限制因素,當顆粒變大后其平均活性并不高(內部大量污泥處于厭氧狀態),且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污泥活性可能進一步退化。
在SBR系統中采用縮短沉降時間可截留住那些具有較高沉速的生物顆粒,培養出的顆粒污泥可達3.3mm(也有僅為0.3~0.5mm的),其中幾乎不含絲狀菌,全部由細菌組成。顆粒化不是由微生物種類決定的,而是與操作條件有關,曝氣池中的攪動強度或混合程度及曝氣產生的剪切力對顆粒污泥的形成都有較大影響。
原則
1工藝選擇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處理單位水量投資、削減單位污染投資、處理單位水量電耗和成本、削減單位污染物電耗和成本、占地面積、運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維護難易程度、總體環境效益等。
2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征、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后優選確定。
3應切合實際地確定污水進水水質,優化工藝設計參數,對污水的現狀水質特征,污染物構成必須進行詳細調查或測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預測,在水質構成復雜或特殊時,應進行污水處理工藝的動態試驗,必要時應開展中試研究。
4積極審慎地采用新工藝,對在國內*應用的新工藝,必須經過中試和生產性試驗,提供可靠的設計參數后再進行應用。
5同一個污水廠分期建設時,各階段應盡量采用同一種工藝,而且各階段的建設規模應盡量相同。
小宇環保有醫院污水處理設備,養殖污水處理設備,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二氧化氯發生器,屠宰污水處理設備廠家,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價格,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水處理,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養殖廢水處理設備,小型污水處理設備,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設備,洗滌污水處理設備。本產品由Yang2020.10.28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