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世特財務官褚曉斌和ACCA中國專家智庫成員錢崢翔兩位ACCA會員就報告談到的一些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記者:對于未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應用的趨勢預測?如何從大型企業推廣至大多數中小企業?
ACCA報告指出:機器人技術是運用靈活的工具實現人工活動自動化,從而實現業務流程或信息技術服務的交付。它們尤其適用于規則驅動型和數據密集型的業務流程,因為這類流程本身具有重復性。機器人可以跨越多個系統,包括多個決策點或計算流程。此外,機器人還需要借助一次電子輸入或觸發器來開始工作,不過新的支持技術仍在不斷崛起,每項技術都會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實質上看,“機器人”是通過用戶界面在數據中心運行的軟件工具,其中大部分已頗有歷史;然而在財務領域,機器人無疑代表著財務組織以及財務職業生涯的未來發展方向。
耐世特財務官褚曉斌認為,未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應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的整體運營越來越多的需要各種系統的支持,財務系統和各種系統的銜接及融入是必然的。大型的財務共享中心,基于ERP系統,工作流,影印技術,持續提高的IT系統計算能力,以及內部工作流程的標準化,能夠把重復性的操作自動化,標準化,提高財務信息處理的效率和質量。至于從大型企業到中小型企業,終是成本和效益的取舍,以及短期業務需求和長期發展需求的考量。此外,公司決策對財務信息的依賴程度也會起到關鍵作用。
記者:機器人是否有可能在財務領域決策層面發揮作用?CFO的職位在未來是否有可能會受到機器人的替代威脅?
ACCA報告指出:對許多財務轉型企業而言,“雇用”機器人或許將成為提高財務流程交付效率和有效性的新舉措。有理由相信,隨著各種力量的匯聚,這些者終會在一定程度上把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融入到交易流程中,并更全面地了解此項技術所帶來的各種效益,而市場上也會出現有關此項技術的更好價值主張。不僅如此,共享服務的下一步發展會更加令人振奮——將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人工智能融入機器人技術中,從而使人類判斷和自動化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機器人終究會在財務領域決策層面發揮作用。
而耐世特財務官褚曉斌也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特別是對那些真正擁有海量數據的企業而言,比如金融行業,零售行業。通過數據的挖掘和整理,比起傳統的人工方法,機器人能夠更快速和的實現數據分析和歸納。但同時他也表示,對于需要根據經驗判斷,專業知識,對企業業務洞察的工作,比如CFO,暫時還未看到機器人替代的可能。但如果機器人deeplearning的能力增強以及大量商業化而使成本降低,比如AlphaGo的出現,證明了機器人CFO可能也會來臨。
ACCA中國專家智庫成員錢崢翔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從較早期只重復簡單動作的工業機器人,發展到如今裝載智能程序有較強智能表現的智能機器人,機器人必定在大型制造產業升級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高科技的發展為超大型集團的財務共享中心的運作提供了技術支持,一些機械性的財務工作崗位也將逐步被機器人所取代,但在一些重要的財務決策領域,機器人尚無法完全替代財會專業人士,也許機器人可以在信息收集、整理、報表分析方面具備超常能力,但在投資決策、預算管理、稅務籌劃方面仍需仰仗經驗豐富的CFO們。
邁入機器人世界的推動因素
除了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能夠改進財務流程外,還有哪些因素將推動財務轉型企業邁入機器人世界?是企業兼并?不成功的外包戰略?更換服務提供商?懲罰性的監管審查?轉向實施業務采購模式?財務官易人?同行企業應用此技術并鼓舞其他企業效仿?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在企業運營中得以成功應用?還是此項技術的應用主要取決于一位真正掌握技術交付能力的、信息技術、共享服務或財務轉型方面的開明負責人?業務流程外包提供商將如何看待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潛力,他們是否應戰略性地轉變勞動力套利模式,確保長久發展;如何的確如此的話,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否為該問題的正確解決之道?此外,應用此技術是否依賴擁有真正財務知識產權的軟件提供商,而非目關短淺、零敲碎打的流程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