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機械裝備處處長吳衛
此外,據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研究報告統計,我國新能源汽車2015年產銷量位居世界,2016年上半年,產銷同比增速近1.3倍。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一些掌握先進技術、競爭力較強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關鍵零部件等企業。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產業發展受到各方關注,社會投資意愿較強,但盲目發展問題也比較突出。一些地方和企業不具備產業基礎,也缺乏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但熱衷新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加劇了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的風險。
整車方面,國內目前已有超過20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涵蓋乘用車、客車、專用車領域,但產品質量、安全性、核心技術等方面總體上仍與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企業技術研發持續投入不足。在累計已獲得生產許可的4000多個新能源汽車車型中,實際投產的車型僅占總數的1/4左右。2015年全年僅有140多個企業的1300多個車型實現銷售,企業平均產量約為3000輛。技術先進、性能可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量產少,大部分企業產品投產率較低,技術水平不高,持續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足。2016年1-5月,100多家企業共生產車型超過700個,單車型平均產量僅約為150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共30多家,涵蓋車型90多個,單車型平均產量僅約為800輛以上,排名前十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產量近7500輛;新能源客車企業近50家,涵蓋車型470多個,單車型平均產量約為55輛,排名前十的新能源客車企業平均產量近2000輛;新能源專用車企業50多家,涵蓋車型140多個,單車型平均產量僅20輛。
動力電池方面,19家主要車用動力電池企業生產能力2015年已達305億瓦時。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為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配套的動力電池蛋疼企業約為200多家,系統企業300多家,具有競爭力的不多。多數企業缺乏關鍵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為導入技術生產,實際產能利用率較低,產品質量和性能不穩定,持續發展風險大,產業散、亂問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