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投資角度看,云計算和大數據的宏觀背景
1、云計算市場在中國非常巨大
用戶的流量在不斷地上升,傳統的在以IBM、Oracle和EMC和CISCO為特征的IT基礎架構不可橫向擴展的弊端是越來越明顯。所以對于這種廉價的、可彈性擴張的、易于管理的基礎架構的需求是非常的迫切。
因此整個IT基礎架構在重構,因為這個市場是非常大的,不僅是在中國,在美國,IBM和Cisco他們也是迎來了巨大的挑戰,他們也感覺到自己危機的存在。所以說整個云計算在中國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2、數據暴漲、大數據市場巨大
隨著4G、5G的到來我們在互聯網上的流量越來越大,隨著數據暴漲,大數據分析會有巨大市場。大數據是分行業的,而不是一個普適的概念。它在很多行業會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所謂大數據的核心,其實對企業來講就是一個精細化的營銷、管理和服務。當中國經濟發展、人口紅利、改革開放紅利遇到瓶頸時,精細化管理和服務將是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這是為什么說大數據公司變得如此炙手可熱,就是這個原因。
任何一個商業模式需要技術成熟來推動它。大數據技術成熟,從根源上來說在于Hadoop這種框架開源架構的成熟使得很多公司很容易上手大數據的分析,能做一些行業深度的應用,會催生一批創新公司出來。在美國有很多這樣的創新公司接近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我相信在中國也存在著同樣大的市場,也存在著同樣企業的投資機會。
3、2C投資在降溫,2B投資在升溫
另外一個方向我們比較關注到的就是,在整個投資行業,在對2C行業的投資目前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和泡沫。我們講的2C,就是剛才大家重復講的滴滴打車、上門做飯這種直接面對C端用戶的App。這些App很多剛開始需要靠燒錢模式去補貼的,而這種補貼模式,有些補貼模式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有些補貼模式在本身商業模式不成立的情況下再補也是很難補下去的。即使是大的企業也很難有很好的生存,所以過去一年里,有一些大的互聯網公司也在合并,也是因為他們在補貼大戰中很難有大的資金支撐它,因此整個2C市場在降溫。
那么相反的是,2B市場反而在升溫,這是什么原因?
因為2B相對于2C市場會有一定的創業門檻的,創業門檻比2C高。所以現在VC行業也非常關注企業級服務。企業級服務這塊投資,大部分不存在補貼模式。所以在目前的階段現在很多VC機構把企業即服務也作為一個重點的投資領域。
二、VC不是慈善家,都需要退出的,新三板也是一種途徑
1、VC傳統退出機制受限
為什么原來互聯網企業在國內不能上市呢?
這個東西跟中國的體制是相關的。就是中國的證監會體制就要求,企業是需要有盈利的,也就是說它的利潤表后一行是正數,而且要正的很多。在創業板至少三千萬。另外中國證監會對于中國企業也存在著自己的判斷,他們會對企業作出一個自己的判斷,他要求企業每年成長30%,如果他認為你不能成長30%,不管你怎么跟他申訴,你是不能上市的。
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他要求你有資產,要有地。因此在原來的情況下不支持互聯網企業在中國上市。不過,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在國內上市。
2、新三板給了中小企業融資機會,也給了VC退出機制
從2013年的改革,新三版、戰略新興版把目標都定位為把一些的互聯網企業放到國內上市。像我們說的新三板,雖然說大家看到三板的交易不是很活躍,但實際上他也給了很多中小企業在上面融資的機會,同時也給予VC在上面退出的機制。
VC退出新三板也有很多案例。包括戰略新興板,他把企業體量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來考量。所以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無論是注冊制還是其他,都拓展了VC退出渠道,對國內創新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中國相對美國資本市場的溢價會在長期之內存在,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所以分眾傳媒回到國內后,半年時間內就有幾倍的增值,這個增值是相當高的,中美資本市場溢價使得互聯網創新公司在中國是有非常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