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雙刃劍效應:量子通信真能保障信息安全?
近半年,量子通信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熱點,相關概念股也受到熱捧。與此同時國內針對量子通信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近日,中國科大利用線性光學系統,在20公里的光纖線路中實現了量子指紋識別,突破了經典極限,在信道容量上實現了對經典通信的超越。據了解,量子指紋識別理論于2001年提出,但受限于各種技術條件,上以往的實驗都未能突破經典極限。該實驗室不但是世界上突破經典極限的量子指紋識別,也是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信道容量相比經典信道的優越性。量子指紋識別的實現也有望加快推動量子通信的應用,相關行業有望再迎來利好。
量子通信原理及應用價值與前景
量子通信,即利用量子糾纏效應,來傳遞信息。什么是量子糾纏?通俗地說,就像心電感應。量子力學研究發現,宇宙中任何一個粒子都有“雙胞胎”,二者即使隔開整個宇宙的距離,也仍然一直保持同步同時同樣變化,就像其中一個翻掌,宇宙另一頭也同時翻掌。這就像一對戀人,一個人心里對另一個人說“我愛你”,另一個人立即同步有相同感受地說“我愛你”。這一對粒子同步同樣變化的狀態,就是量子糾纏態。利用這一原理,人們可以制備出一對糾纏粒子,把它們一個放在北京,一個放在上海,當北京的粒子一動,上海的粒子立刻就接收到信息。這就是量子通信。
目前當我們討論“量子通信”,主要包含兩層應用方向:一是用量子技術取代目前技術(光纜)來傳遞信息;二是仍用目前技術傳遞信息,但信息加密的秘鑰用量子原理來分配、傳遞秘鑰。其中種完全用量子技術來傳遞信息,就不像目前技術需要鋪設有形的光纜,而是無形地在空中傳輸,這就是常稱的空中量子通信、國內所稱的量子隱形傳送。但目前的空中量子通信仍有關鍵技術難題未解,短期內未有實際投入使用的項目。
量子通信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具有率和安全等特點。如今這門學科已向實用化發展。世界條量子通信保密干線——“京滬干線”將于2016年建成,主要承載北京至上海2000多公里之間多個城市的重要信息的保密傳輸。
隨著量子通信的逐步推廣,它將在國家安全、金融等信息安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前景。同時將給目前網絡通信帶來顛覆性的變革。在目前網絡信息安全上升成為國家戰略的大環境之下,安全的信息傳輸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條量子通信保密干線的建設,量子通信將成為國家信息安全的重要神器,相關產業也將引來發展良機。
量子通信能否為安防信息安全帶來福音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雙刃劍效應日漸顯現。在如今的網絡監控時代里,由于開放式的網絡環境,使得監控數據信息安全問題成為時下行業里一個重要的話題。隨著高清監控的快速發展,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等大型項目的逐漸鋪開,數據量也在不斷增大,隨之而帶來的大數據下的網絡安全問題,逐漸成為視頻網路監控行業里新的課題。
網絡監控數據安全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監控數據信息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采用數據加密技術和軟件對監控數據信息進行主動保護,如數據保密、數據完整性、雙向身份認證等;二是監控數據信息保護的安全,主要是指在數據存儲過程中采用安全的數據信息存儲手段對數據的保護,如通過磁盤陣列、數據備份、異地容災等手段保證數據保存的安全。
視頻網絡監控安全是指為了防止數據信息被他人盜取,在監控數據信息的傳輸、存儲過程中采取保密性的措施,防止數據信息的外泄。如視頻監控系統中的系統日志文件和視頻錄像文件需要防止外泄;在傳輸、存儲監控數據信息過程中,要確保數據信息不被未授權的篡改或在篡改后能夠被迅速發現。在視頻監控行業領域里,網絡監控背后數據的安全問題也隨之成為時下行業所要面對的新課題。而如何構建安全的網絡監控環境則是行業今后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地方。
量子通信被公認是安全的通信方式,而安防領域網絡視頻監控信息安全又面臨著如此的嚴峻的狀況。未來量子通信能否為安防信息安全領域帶來福音,值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