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在國務院發布的2025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同步提出了“推動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與“培育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
在低空經濟方面,報告明確要求“建立低空經濟安全發展全鏈條治理機制”,重點部署三大任務:一是年內實現全國低空通信導航系統全覆蓋,動態劃設3000條無人機配送航路;二是加速推進eVTOL適航認證,中國商飛研發的載人級eVTOL已完成高原環境測試;三是啟動低空經濟“百城千景”計劃,深圳、合肥等20個城市將開放空中觀光、醫療急救等場景。
而在具身智能領域,該未來產業的培育計劃或將重點突破三大領域:一是推進智能體與物理環境的深度交互技術研發,重點攻關多模態感知、自適應決策、類人運動控制等關鍵技術;二是拓展工業制造、醫療康養、特種作業等垂直場景應用,首批將建設20個國家級具身智能應用示范基地;三是構建"云-邊-端"協同的產業生態,支持開發開源
機器人操作系統,推動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低空經濟”與“具身智能”被同時提及并非偶然,二者已經在應用中形成了技術共振:例如億航智能開發的無人機智能調度系統已引入具身智能決策算法,響應速度提升3倍;而清華大學團隊研發的具身智能體“天工”,也已通過低空5G網絡實現了跨省遠程操控工業巡檢。
兩大前沿領域的協同發力,不僅標志著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進入“空天一體、虛實融合”的新階段,也將由此重構全球科技創新與產業競爭版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