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現代化的浪潮中,新疆作為國內最大的番茄產地,其番茄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于提升整個農業產業鏈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長期以來,國內番茄收獲機械依賴進口,不僅成本高昂,而且技術升級滯后,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實際需求。
面對這一困境,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迎難而上,成功研發出國產首臺4FZ-80自走式番茄收獲機,打破了國外設備的壟斷局面,補齊了番茄工業從種植、采收到加工的最后一塊短板,促進了國內番茄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新疆乃至全國的番茄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7月6日,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主辦的國內首臺4FZ-80自走式番茄收獲機演示推廣會在熱烈的氛圍中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得到了經銷商河北農工機械裝備有限公司的鼎力協助,吸引了來自昌吉州農機局、科技局等相關領導,以及中糧屯河、中基健康等南北疆醬廠的領導、機主等約200余名嘉賓的參與。現場演示環節,鐵建重工4FZ-80自走式番茄收獲機展現了其高效、智能的采收能力,贏得了在場嘉賓的一致好評。
這款鐵建重工4FZ-80自走式番茄收獲機是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在成功研制采棉機、青貯機等高端農機的基礎上,經過一年多的持續科研攻關取得的重大成果。它主要由割臺、底盤總成、果秧分離裝置、物料輸送系統、除雜系統、色選系統、卸料臂、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組成,設計收獲效率高達80噸/小時,最高田間作業速度可達9千米/小時,最大卸料高度4.2米,收獲幅寬從1.35米至1.65米,適合采收中國絕大多數種植寬度的番茄。
值得一提的是,鐵建重工4FZ-80自走式番茄收獲機不僅性能優良,而且具有高度的智能化水平。采收效率對標目前國際先進番茄采收機,創建了采收作業全過程“機-云”智能協同管控體系。同時,該設備還針對國內番茄種植模式和產量進行了針對性設計,對比進口番茄收獲機,大幅降低了地膜和滴灌帶對番茄品質的影響,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減少了使用維護成本,適用于國內絕大多數種植行距醬用番茄采收。
在此之前,6月30日,在第八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室外展區,這臺涂裝鮮亮橘紅色的國產番茄收獲機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高達3.65米的機身在展會現場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了大量參展商和觀眾前來參觀。如今,這款設備已經實現了批量生產,即將在新疆廣袤的番茄地里大顯身手。
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源介紹,在性能優勢上,國產番茄收獲機釆用四輪行走驅動,爬坡能力強,通過性好;四輪轉向,可實現前輪、向心、蟹行三種轉向模式,轉向靈活、轉彎半徑小,整車同時設計了雙曲面寬視野專用駕駛室,割臺、卸料臂、果秧分離處視野清晰,方便操控。此外,工程師還為收獲機加裝了北斗導航等智能化設備,讓操作更加精準和便利。
張春源介紹,針對國內市場番茄種植特點,國產番茄收獲機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良和優化。新疆番茄種植大面積使用地膜,但進口設備卻沒有配備專門的除膜裝置,容易造成地膜和植株纏繞,影響采收效率。國產番茄收獲機對機械前端的割臺設備進行了優化,可以在采收同時徹底清除地膜。
與此同時,進口番茄收獲機仍按照國外產量進行設計,因此在國內使用很容易出現“卡殼”情況,操作手不得不經常對堵口進行人工清理。國產番茄收獲機則針對國內番茄實際產能進行設計,加大加寬番茄進出裝置,每小時可收獲番茄80噸以上,效率明顯提升。
張春源說,相比進口設備,國產番茄收獲機在價格上降低了三分之一,且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產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新疆番茄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先進農機設備的支持。鐵建重工新疆有限公司的成功研發為中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貢獻了重要力量。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鐵建重工等企業的努力下,中國農機事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