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聯合國大會設立的“國際茶日”,云南省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宣傳、推廣云南茶文化、茶產業,展現云茶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新氣象。
數據顯示,2023年,云南省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504.2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農業產值248.8億元,同比增長8.6%。云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自2020年突破千億元大關以來,連續4年超千億元穩定增長。通過政策激勵與市場驅動雙輪發力,云南省從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穩步邁進。
市場驅動 云茶品牌矩陣具雛形
云南作為中國茶產業大省,一直以來在全國茶產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幾年,隨著云茶企業品牌化戰略的不斷推進,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云茶品牌矩陣體系已見雛形。
2023年12月22日,中國普洱茶IPO第一股瀾滄古茶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在資本市場上市的內地茶企第一股。大益、下關沱茶、勐庫戎氏、帝泊洱等一批企業品牌在市場上受到認可,“普洱茶”“滇紅茶”公共品牌馳名中外。
政策激勵 多元產業高質量發展
5月21日,古茶樹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國家創新聯盟與西南林業大學古茶樹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古茶樹資源狀況白皮書(2024)》。數據顯示,全國古茶樹共有5624.26萬株(含樹齡不足百年的野生型茶樹),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等地,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云南,總計5494.67萬株(含樹齡不足百年的野生型茶樹),占97.7%。茶樹資源的保護釋放出更多的產業發展機會。2023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成為全球首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2023年,云南克服多重因素影響,茶葉面積產量穩定發展,綠色有機茶園建設不斷強化,生產規模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云茶產品不斷向優質多元方向發展,云茶產業韌性彰顯,帶動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圍繞“三茶統籌”,云南省始終把綠色發展作為云茶產業的鮮明底色。近年來,云南省把綠色產業基地建設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不斷加大茶原料基地生態化、綠色化、標準化建設力度。截至2023年末,全省共認定授牌“綠色云茶”產業基地345個,總面積129.3萬畝。獲得“10大名茶”的19家頭部茶企均構建了綠色有機生產原料基地,推廣應用綠色生產技術,認證了綠色、有機茶產品。據初步統計,全省茶葉有機獲證經營主體達826家,有機獲證產品超過2000個;綠色獲證經營主體達112家,綠色獲證產品接近800個。
一系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政策護航。云南省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將其作為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1+10+3”重點產業之一,出臺《關于推動云茶產業綠色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措施。在政策激勵與市場利好的雙輪驅動下,云茶產業綠色發展水平迅速提高,茶葉有機認證面積和認證產品數連續多年全國第一。云茶產業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成為邊疆600萬名茶農茶人的“向陽產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