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鞋服是晉江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已形成涵蓋化纖、紡織品、染整、鞋材、鞋服機械、鞋服成品等鏈條齊全的產業集群,產業優勢明顯。近年來,在“晉江經驗”引領下,晉江市對標新型工業化內涵要求,促進紡織鞋服產業轉型升級和集群集聚發展,打造現代紡織鞋服產業。今年一季度鞋服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7%、紡織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晉江市紡織鞋服產業集群入選中國百強產業集群。
龍頭引領“建鏈”
一是推行“鏈長制”。實施“重龍頭、強品牌、鑄鏈條”專項行動,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鏈長”,總攬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大局,實行“鏈長”負責制,建立“六個一”工作體系。
二是鼓勵增資擴產。建立市領導龍頭企業掛鉤幫扶機制,出臺鼓勵增資擴產6項措施,全力支持龍頭企業增資擴產,近三年均策劃投資紡織鞋服超億元增資擴產項目200余個。
精準招商“補鏈”
一是夯實招商基礎。堅持“以鏈按圖招商”,建立并持續更新產業鏈招商圖譜,繪制精準招商導航地圖。
二是拓展招商渠道。瞄準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環節,實施龍頭聯合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駐點招商等多元招商,推廣“龍頭+園區”模式,出臺增量稅收共享政策,依托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就近配套,構建上下游企業共生的產業集群。
創新驅動“強鏈”
構建全鏈條科創生態,持續釋放創新動能,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一是主體培育。實施“高精巨新”倍增行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累計培育紡織鞋服產業“專精特新”企業39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00家。
二是平臺賦能。引進落地中皮院、中紡院、香港理工大學晉江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強化管理和績效考核,推動更多優質平臺資源下沉服務,積極搭設“產研用”對接渠道,累計舉辦科創平臺交流對接活動20多場,構建全鏈條科創生態,持續釋放創新動能,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
三是人才引育。編制現代產業體系人才目錄圖譜,支撐用人單位“按圖索驥”引才育才;針對產業領域人才“短板”,出臺人才自主認定和柔性引才等多項人才政策,新增補充人才認定標準78項。
數改智轉“壯鏈”
實施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引進華為云孵化中心、北理數智、兵裝智造中心、中海創數產等數字平臺,組建晉江市產業數字化服務協作聯盟,開展數字化轉型咨詢診斷服務專項行動,打造安踏、信泰、百宏等24個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面向紡織鞋服中小企業推出10個數智轉型制式套餐,推動紡織鞋服行業全鏈條數智轉型。
綠色融合“優鏈”
強化綠色制造示范創建,有65家企業、20件產品入圍國家、省級綠色制造、綠色產品,實施綠色數字技改專項行動,聚焦印染等重點領域,先后實施超100個節能技改項目,加快節能降耗技術改造,推動構建綠色制造新體系,著力提升產業鏈綠色化、融合化水平。
要素保障“穩鏈”
強化政策支持、完善要素保障體系,優化營商軟環境,夯實產業鏈發展基礎。
一是完善政策落地。拓展提升惠企直達平臺,優化政策兌現流程。推行重大政策綜合影響評估,建立政策起草、宣傳、執行等“一條龍”機制,落實政策讓企業看得懂、用得好。
二是提速審批服務。健全容缺預審、模擬審批、免費幫辦代辦等服務機制,打造“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集成區,全力推動審批服務提速。
三是暢通政務服務渠道。建立政企“早午晚餐會”機制,深化“千名干部進千企”行動,建立企業訴求建議辦理全鏈條工作流程,2023年接收辦理各類企業服務事件862件。
四是加強金融支持。引導銀行聚焦重點產業鏈,針對龍頭企業上下游群體制定供應鏈融資服務方案、創新金融產品,針對產業鏈中小微企業快速引入政策性擔保增信服務,推動擔保融資模式創新,進一步強化政策性融資擔保增信效用。
原標題:【強縣域 “鏈”發展】晉江:增長10.7%、8.5%!這一產業鏈開門紅韌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