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意大利國家新技術、能源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署(ENEA)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實驗室為智能道路項目(Smart Road)開發出先進的電動汽車(自動駕駛和人工駕駛)傳感器,可用于監測路面狀況。這是由意大利環境與能源安全部資助的“電氣系統研究(Electrical System Research)”項目的一部分。
這一系列活動的負責人Sergio Taraglio表示: “此項研究背后的想法是,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充當傳感器,以全面監控城市狀況,并提高安全性、交通流量和駕駛舒適度。同時,這可以提供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優勢。”
目前,研究人員已開發了兩種不同的傳感器來分析路面狀態:第一種通過基于激光的激光雷達(光探測和測距)來高精度測量幾何距離;第二種由設置于前方的攝像頭組成,借助人工智能來分析視頻流。
Taraglio繼續說道:“所收集的數據可用于評估路面狀況。激光雷達可以提供道路幾何參數,檢測路面異常情況,如坑洼或顛簸,在顯示屏上用紅色標記,而綠色表示光滑表面,它能夠作為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運行。”
第二種傳感器使用經過訓練的深度神經網絡來檢測視頻流中的缺陷。用戶可以看到激光雷達無法測量的物體,如網狀裂縫或由于瀝青上的“油漆”標記(人行橫道或褪色的車道線)造成的缺陷。
這兩種傳感器均為實時工作,可用于城市監控。以地理位置為參考的道路缺陷信息被發送給智能城市管理人員,以繪制道路狀況地圖并計劃修復。此外,用于測試的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還配備了空氣質量傳感器,可以記錄顆粒物濃度并發送數據,以實時更新高分辨率污染物地圖。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開發收集和分析聲音信息的系統,旨在測量噪音污染,并支持自動駕駛汽車使用聲音信息來管理潛在的危險情況。例如,在緊急車輛接近的情況下,它能夠識別情況并盡可能地清理道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