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裝備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2023年學術年會在廣州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陳學庚、康紹忠、趙春江、單忠德、喻景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等戰略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及特邀專家和國機集團、依托單位、共建單位有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技術團隊帶頭人和科研骨干等80余人參加會議。中國農機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敬春參加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苑嚴偉,副總經理趙博等參加會議。
會議宣布聘任實驗室五個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并頒發聘書,發布了實驗室2023年度開放基金立項項目,聽取了實驗室2023年重點工作及成果成效匯報,與會專家審議了實驗室2023年度工作報告,圍繞實驗室條件平臺與制度建設、科技創新、開放交流共享、人才團隊培育等進行了研討。
馬敬春指出,中國農機院聚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強國建設,強化主責主業,始終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實驗室工作,以“構體系、建平臺、攻核心、強人才、優環境”為主線,統籌推進國家級平臺運行發展,聯動推進打造農機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和農機裝備補短板,完善全鏈條協同研發體系,全力推進以農機裝備為重點的關鍵技術攻關,發展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有力地支撐農機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將堅定不移地把實驗室建設好、運行好、發展好,努力把實驗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裝備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
會議指出
實驗室圍繞丘陵山地農機、智能農機、智慧農業,在基礎前沿技術、重大裝備關鍵核心技術以及耕種管收重大智能裝備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已經成為行業應用基礎研究、人才聚集和培養、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總體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良好。
會議強調
實驗室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國家戰略使命,進一步聚焦重點方向,要緊扣智能農機、丘陵山地農機等產業重大需求和重大科技問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持續優化管理運行機制,共建共享,強化國內外交流,推動可持續發展,產出更多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助力實現科技強國、制造強國和農業強國。
會議期間,舉行了青年學術論壇,特邀浙江大學教授應義斌作了題為“農業信息微納感知技術與裝備研究”的主題報告,6位青年骨干圍繞玉米播種、水稻無人農場、蔬菜水果收獲、農業信息感知方向作了學術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