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排放法規趨嚴、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減少等因素的驅動之下,電動化已然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公認的發展方向。近年來,全球主要的汽車制造商都在加快電動化轉型,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中國成為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市場。這直接帶動了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闊步發展。
據外媒報道,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占所有新車銷量的比例首次達到10%,高于2021年的8.3%。而根據汽車研究集團LMC Automotive和EV-Volumes提供的數據,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總計約780萬輛,同比增長68%;而同期全球新車總銷量為8060萬輛,同比下降約1%。這其中,中國是全球電動汽車銷售的主要市場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536.5萬輛,同比增長81.6%;插電式混動汽車銷量151.5萬輛,同比增長1.5倍。購置稅優惠和高油價因素導致消費者放棄高油耗車型,轉而選購電動汽車。這也為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闊步發展提供了新引擎。
一方面,在汽車產業加速形成電動化格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升溫的背景下,汽車行業集成商如均普智能、巨一科技、先惠技術、大連豪森、大連奧托等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實現批量應用。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促使動力電池需求快速增長。動力電池生產企業不斷擴張產能,新建或者改擴建動力電池生產線,也推動了以先導智能、利元亨、贏合科技、杭可科技、瀚川智能等為代表的鋰電行業集成商迅速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電動化轉型在給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其闊步發展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數字化、智能化新挑戰。這是因為,推進電動汽車智能制造,建設智能工廠,也為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要求其不僅要懂自動化,而是以柔性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與綠色化為建設目標,提供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因此,當前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正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同時也更注重數字化服務。
比如,均普智能基于大量智能制造項目實施經驗和海量大數據的積累,自主研發了八款工業數字化應用軟件,以滿足客戶在產線透明度、智能化、可追溯性、預測性維護等各維度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其
工業軟件已成熟應用于公司70%以上的智能制造裝備中,在戴姆勒、采埃孚、吉凱恩集團、SHW、麥格納等全球知名公司的數字化車間不同制造環節,持續優化客戶產線。
利元亨提出了“海葵智造”概念,主要由“看得見的智慧”硬件設備(包括自主開發的涂布、卷繞、疊片、注液等自動化設備)和“看不見的智慧”軟件系統(包括MES、APS、WMS和WCS等系統)組成,旨在打造精準數采、智能分析與決策的數字化、智能化產線。
瀚川智能將十余年的設備經驗進行實踐、總結和沉淀,搭建了一套囊括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運營管理平臺的完整的“水滴智造”系統,形成了多個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并已經獲多家頭部電池企業認可及廣泛應用。
總之,汽車電動化轉型,是機遇,也是挑戰。智能工廠非標自動化集成商作為智能工廠建設的中堅力量,除了提供智能制造裝備解決方案,也更應把握制造過程數字化這一核心環節,針對轉產、擴產,線體改造等制造升級需求,提供可落地的數字化服務,軟硬一體賦能汽車電動化轉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