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能源變革和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各大經濟體不約而同的提升碳排放要求,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受益于此,全球范圍內儲能電池、動力電池所需原材料等資源隨之提升。
與此同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2年9月,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已經提升到了27.1%,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將迎來大規模退役潮,屆時,動力電池回收處置和利用將成為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原料的重要來源渠道之一。
為此,寧德時代等眾多電池企業已經展開了相關布局。
238億!寧王再下一城
1月29日,寧德時代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東邦普”)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不超238億元,投資建設廣東寧德邦普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
據悉,該項目位于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占地約2965畝,建設周期為4年,將用于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
廣東邦普成立于2022年12月28日,寧德時代持有其64.7986%的股權,主要從事鋰電池材料及相應上游資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鋰電池綜合回收業務,成立才一個月,像是寧德時代專為電池材料回收等業務設置的公司。
該項目建設完成后,將有助于寧德時代進一步完善其在鋰電新能源產業鏈及電池回收業務的整體戰略布局。
結合大灣區新能源大市場的區位優勢,該項目還將助力寧德時代進一步發展其鋰電池材料及回收業務,保障公司上游關鍵資源和原材料供應,并通過協同效應降低公司生產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賽道加速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巨大,根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累計將達137.4MWh。
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例,相關退役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梯次利用,另一條是拆解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指將剩余容量在30%~80%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拆解重組后應用到對電池能量密度不高的領域,如儲能等。
拆解回收利用,顧名思義,當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剩余容量低于30%時,將其進行拆解,回收其原材料,如正極的鋰、磷、鐵等。
自2022年以來,磷酸鐵鋰電池梯次利用至儲能環節,一直面臨著電池一致性管理技術不成熟,多型號電池組裝為系統后,很難對各電芯進行精準監測和性能、安全性評估,安全隱患極大。
目前,寧德時代、大眾汽車、江蘇華友等企業都在努力攻克相關問題。
1月16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攜手華友鈷業旗下的江蘇華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基于大眾汽車售后退役動力電池打造的“30KW78KWh全時域主動均衡梯次移動儲能系統”試點項目。
1月29日,寧德時代公告投建廣東寧德邦普一體化新材料產業項目,用于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基地。
在寧德時代、大眾等企業帶領下,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至儲能領域這一超級賽道已經開始加速。
2023年寧德時代遍地開花
2023年伊始,寧德時代便捷報不斷。
1月12日,寧德時代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表示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291.00億元—3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66%— 97.7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268.00億元—2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9.37% - 115.74%,風頭一時無兩。
1月17日,寧德時代與蔚來在寧德簽署五年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涉及新品牌、新項目、新市場的技術合作,供需兩端聯動,海外業務拓展,以及基于長壽命電池的商業模式合作等領域。
1月26日,寧德時代在歐洲的第一家電池工廠—德國圖林根州電池工廠投入運營,該項目規劃產能14GWh,初步設計產能為每年3000萬只動力電池,預計2024年初達產,屆時可滿足18.5萬輛~35萬輛電動汽車生產需求。
海內外業務并舉,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通吃,鞏固老賽道、進軍新賽道,業績遠超市場預期,寧德時代無愧寧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