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進,11月份工業生產繼續小幅回升,其中,制造業在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帶動下,回升幅度高于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一是工業生產連續2個月加快。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5.4%(以2019年相應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的方法計算),增速延續上月回升態勢,分別繼續加快0.3、0.2個百分點。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較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持平;制造業增長2.9%,較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升。行業和產品增速回升面繼續擴大。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6個行業增速回升,較上月增加4個;612種工業主要產品中,342種產品產量增速回升,較上月增加47種。1—11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6.1%。
二是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引領作用增強。11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5.1%、5.5%,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0.4、0.8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工業增長2.3、2.0個百分點,對工業增長的引領作用進一步顯現。其中,電子行業同比增長13.5%,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辦公設備、航空航天設備、醫療儀器、醫藥制造業等高技術行業均保持10%以上增長;受益于芯片緊缺情況有所緩解,汽車制造業增加值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從產品看,智能低碳產品增勢良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大幅增長112.0%,繼續高速增長;工業機器人、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等體現轉型升級的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7.9%、15.4%、11.9%;微機設備、單晶硅、多晶硅等重要電子產品產量較快增長。
三是消費品行業穩定恢復。11月份,規模以上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增速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5%,較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民生相關行業生產增長加快,基本消費品供應充足,有力有效保障居民生活需要。其中,酒飲料精制茶、食品、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2.3%、9.0%、7.0%,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3.1、2.2、3.7個百分點。部分消費升級類產品產量增長快速,3D打印設備、智能手表、蠶絲被等增速達40%以上。
四是私營、小微企業生產回升幅度較大。針對中小企業的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顯效加力,加之近期電力供應緊張情況有所緩解,11月份,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3.8%,較上月分別加快1.5、1.4個百分點,均為年內最大回升幅度。
五是工業出口交貨值有所加快。受世界經濟持續復蘇、我國穩外貿政策效應釋放等因素拉動,工業出口加速增長。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10.8%,較上月分別加快1.0、2.9個百分點,對工業生產拉動作用增強。主要出口行業中,化工、醫藥、金屬制品、汽車、專用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51.9%、45.5%、31.3%、23.1%、21.7%,保持快速增長;電子、通用設備、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等出口交貨值增長加快。主要出口地區中,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均保持10%以上較快增長。
11月份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回升,工業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動力足的特點進一步彰顯。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中下游企業成本上升壓力較大,產業鏈斷點堵點依然明顯,回升基礎尚不穩固。下階段,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強化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精準有效落實各項惠企紓困措施,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暢通經濟社會循環,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email protected]。